京官訪港,遠距離親民,單方面和諧。他們都有點年紀了,應是「叔叔、伯伯」─但觀網絡上都是「巴士阿叔」、「遛鳥阿叔」、「躁狂阿伯」……不成器。統稱「表叔」較尊重。
此乃文革樣板戲時期之潮語,回魂再用。今年唱紅歌演紅劇建「主席廟」搞「江青紀念會」,重慶官方大事宣傳的紅歌演唱員,69歲的易如國表叔,為要隨團赴京演出,連九十多歲老母親去世,他自視為三千萬重慶人民代表,不奔母喪,不唱白只唱紅,為黨歌功頌德去了。
表叔們自由行來港、奉上令來港,過門都是客。像王光亞表叔在記者追問「鐵三角」那一個好時,明確表示:「鐵三角?這個時期提得太早了。」─可見沒人可表揚沒人敢表態。因為他/她仍未夠「表」嗎?日後納入表叔陣營,才叫修成正果。不算太親但又經常出現在生活中無法擺脫,港人惟有「表」之。雖「一表三千里」,卻未當之透明,仍屬長輩,彼此保持一點距離而已。
正所謂「人到無求品自高」,大家沒政治目的官場渴望,不必涎着熱臉孔貼冷屁股,就看戲吧。胡表叔、溫表叔、王表叔、范表嬸、大英表叔、小英表叔……表一表,才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