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我到東莞參加NikeAsiaCamp,這是我連續第8年參與這個訓練營。之前也曾經看過參加這個訓練營感覺很不錯的球員,日後進入了香港代表隊,如周健宏等。而今年,徐遠成更是入選了這個訓練營的明星隊,也是創下了首次有香港的球員入選的紀錄。
我也是連續第2年碰到徐遠成,在去年的訓練營時,徐遠成的帶隊教練正是台灣的教練。當我問他們對徐遠成的評價如何時,他們表示:「徐遠成身材不錯,很受教,技術比較全面,但相對來說也沒有太突出的特點。可能是在香港練球練得比較不系統,但很多東西一教就會。如果當初在台灣教,可能會是很不錯的球員。」
我跟徐遠成本人也聊了不少,去年還送他個「香港流川楓」的稱號。他自己倒很謙虛,今年會赴美國紐約大學唸書打球。打球倒還是其次,NYU是很不錯的學校,我也很替他高興。
條件差不代表沒出路
香港的籃球如果從成人隊的實力來看,確實很難與其他國家爭鋒。不僅球員條件也好,就連練球打球的環境也不足,但不代表沒有出路。我見過香港的「三對三」鬥牛代表隊實力,這種比賽偶然性很大,這都是可行的,尤其是未來國際籃總確實有可能將「三對三」籃球列入奧運籃球的項目之一,現在我們已經在青年奧運會裏看到過了。
像徐遠成這樣有希望的年輕球員,香港籃協與各界應予以更多重視與支持,尤其籃球是非常普受青少年歡迎的運動,它的影響力往往會超過想像。
誰知道徐遠成不會變成下個林書豪?
朱彥碩
台灣《圓球城市》籃球專家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