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苗上河圖》展出 控訴扼殺農業

《青苗上河圖》展出 控訴扼殺農業

【本報訊】北宋《清明上河圖》讓人追溯千年前社會的繁華,千年後若有人發現這幅由理工大學學生製作的《青苗上河圖》,會否以為香港於2011年仍擁有綠油油農田及悠閒村落生活?其實這只是美麗誤會,因這些只是學生趁石崗菜園村被無情拆卸前繪下來的美景。有學者說,本港美麗農村早已淹沒於政府扼殺農業發展的政策之下,「羨慕北宋人嘅生活,點解唔珍惜家嘅美景」?

理大設計學院助理教授蕭競聰稱,《青苗上河圖》提醒市民珍惜農田及村莊生活。成啟聰攝

30學生花半年完成

約20呎長的《青苗上河圖》內,可窺見石崗一帶農戶生活,有的忙着種菜施肥,有人正炒菜,也有不少是菜園村抗爭事件中的新聞人物,如村長便站在她的「快樂廚房」為抗爭的村友炮製美食,還有高婆婆家中高朋滿座,喜氣洋洋。像《清明上河圖》的汴河,《青苗上河圖》也有流經石崗的小河流,加上翠綠井然樹林小草,像石屎森林的後花園。
「可惜政府唔鼓勵農務,石崗菜園村都拆咗啦」。理大設計學院助理教授蕭競聰說,30多名學院學生去年在菜園村清拆前,特地探訪附近一帶村民,將每個人的故事繪成圖畫,然後拼湊成圖卷,「因為太難搞,大半年先完成」。
展覽即日至7月15日在理大設計學院A幢SDGallery免費舉行,也展出農務小知識圖畫,如母豬有十多個奶頭,但一胎未必生十多頭小豬,故部份乳頭因沒有小豬吸啜而沒奶水,「啲農夫發現小豬吸錯冇奶嘅奶頭,就要移佢哋去吸有奶嘅」。
蕭競聰說,也有村民發明供鴿子吃的健康沙,「混合咗中藥,可以防止鴿瘟」。他希望透過展品讓市民了解農務,讓它於本港不致失傳,部份農友也會於7月2日下午3時來分享故事,詳情可電98208438。

圖中有農村傳統婚嫁(左圖)和村民將蔬菜運往菜站出售的情況(右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