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包裝 《論語》不再沉悶拔萃女生讀經奪國際獎

創新包裝 《論語》不再沉悶
拔萃女生讀經奪國際獎

【本報訊】香港兒童被指過於自我,情緒智商較低,不懂以禮待人,更時常亂發脾氣。三名拔萃女書院的學生,因發現身邊很多認識的小朋友也有「港孩」現象,於是運用創新思維,將沉悶的「讀經班」重新包裝為可行的商業計劃,透過角色扮演等手法,讓「港孩」在學習中國經書的同時,改善其自身問題。 記者:霍聚欣

女拔萃三名中五學生葉凱淇、葉曉雯和沈桂澄,合組成J.A.F.隊參加「國際學生創新挑戰賽2011」,並由九月份開始為比賽進行籌備,當她們看到電視節目介紹「讀經班」時,就想到可利用「讀經班」來幫助「港孩」改善問題。

角色扮演較易理解

雖然市面上已經有各式各樣的「讀經班」,但有關課程一般也是非常沉悶,她們為吸引小朋友參與,用全新方法包裝「讀經班」,稱「我哋有別於一般『讀經班』,唔會用沉悶的方法,逼小朋友讀經文」。
根據她們的計劃,「讀經班」會分為不同的單元,並根據單元主題,從不同的經書中選出合適內容,如《第子規》和《論語》等。她們又在每個單元內,增加角色扮演、小故事等環節,令小朋友更容易理解自身的問題,「好似係小朋友偏食的問題,我哋就會有時事討論,讓佢地知道非洲小朋友冇嘢食嘅情況,希望令佢哋反省自己嘅飲食習慣,唔好偏食」。
今屆「國際學生創新挑戰賽」總決賽在兩天前舉行,拔萃女書院的團隊獲得中學組的銀獎及主題獎。

兩名理工大學得獎學生陳鎣燊(左)和謝麗詩,講解其納米污水處理計劃。

共190隊參加比賽

「國際學生創新挑戰賽」今年第二屆,為全球中學及大學學生提供平台,讓他們將無限創意,發展為商業計劃,並推銷出去。比賽除要求學生製作一份計劃書,亦要他們製作一段廣告短片。今屆比賽一共吸引190隊,來自不同國家及地區的學生參加。

理大副校長兼比賽籌備委員會主席徐林倩麗教授讚賞參賽隊伍刻苦耐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