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連救母 - 邁克

目連救母 - 邁克

《目連救母》故事源自印度,主角本來叫大目犍連,在日本少了一個「大」字,我們則簡上加簡,梅花間竹連「犍」也省略掉。西晉時期傳入中國後不斷修訂和本土化,將近二千年後仍然找得到西域的蛛絲馬跡─被打進十八層地獄的傅劉氏有一段精彩的功架表演,在奈何橋上戰戰兢兢由這頭走到那頭,一路擔心失足跌進山谷會遭「銅蛇鐵犬」襲擊,我一聽馬上想起博物館那些印度神像身旁腳下的猛獸。觀音化作姣婆誘惑孝子,企圖以郊野「虎縱橫」挽留他泊宿同床共枕,柳下惠鼻祖寧願站在屋外避嫌也不近女色,說時遲那時快,果然躍出一隻張牙舞爪的老虎,大概也是舶來故事的餘粹─神州雖然有大蟲出沒,卻遠不及印度普遍,他們民間甚至有虎舞的獨特形式,把對食人肉巨貓的敬畏發展成有節奏的肢體動作。
經文和疑似母親骨灰被拋落懸崖,孝子奮不顧身同歸於盡,結果「脫化」為佛身,應該也是很印度的概念。然而感情上和邏輯上,它徹頭徹尾是我們熟悉的中國,愚孝被供奉為天下第一美德,男主角削髮十年的自我犧牲,三步一跪七步一拜的肉體折磨,全為了替因背約而受苦受難的親娘贖罪。問題的核心沒有拿出來研究,理性的分析不在他考慮範圍之內,單憑原始的血緣關係,他就合該粉身碎骨,實行把「不問父母能為你做什麼,只問你能為父母做什麼」貫徹到底。其實,被逼齋戒而毅然開葷的母親,是某種維護基本人權的烈士,假如請個稍有科學頭腦的律師上訴,這樁官司恐怕可以打得五光十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