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超市結賬衝出太空IBM100年不倒

從超市結賬衝出太空
IBM100年不倒

美國科技業元老企業國際商業機器(IBM),昨天(周四)慶祝百歲大壽。IBM雖然不像蘋果、Google等品牌常被大家掛在口邊,但其實跟我們的生活關係密切,由電腦存檔、在櫃員機提款、簽卡購物,以至在超市結賬,都和IBM息息相關。

有遠見的小沃生,在60年代拍板研製成System/360電腦主機。資料圖片

五員工奪諾獎

俗語說小賭怡情,大賭亂性,偏偏IBM成功之道卻是「豪賭」。IBM於1911年6月16日由三間公司合併而成,本來生產打字機、上班打卡機等,不久美國步向經濟大蕭條,但IBM掌舵人沃生(ThomasWatsonSr.)在沒有買家下仍堅持生產大型機器,結果1930年代政府推行社會保障制度時,僅IBM能提供相關機器。
小沃生(ThomasWatsonJr.)稟承父親作風,1964年幾乎把公司「晒冷」,投資50億美元(相當於現時1,000億美元)研發新電腦系統,結果「System/360」成為史上最成功的大型電腦主機,由銀行交易到火箭升空的計算,都由IBM電腦負責。
IBM的貢獻還包括把硬碟、軟磁碟、電腦條碼以至信用卡後的磁帶技術,帶到世上。事實上,IBM的美國專利冠絕全美,旗下五名員工得過諾貝爾物理獎。
可惜,踏入80年代,IBM在個人電腦業務方面遠遠落後於微軟和英特爾(Intel),幾番掙扎後,終在2005年壯士斷臂,把個人電腦業務賣給中國聯想,集中火力開發軟件和提供數據儲存和技術支援等服務,力挽狂瀾,去年收入達999億美元(7,792億港元),現時市值1,970億美元(逾15萬億港元),是全球第14間最具價值的科技公司。
明尼蘇達大學科技史教授米薩指,IBM能夠屹立百年不倒,有賴該公司「能掌握到用戶所需要的方式,將信息處理能力交到用戶手上」。
美聯社/法新社

IBM重要發明和產品

1956年 硬磁碟機

1960年代 System/360系列大型電腦

1971年 軟磁碟機

1976年 美國首架穿梭機「企業號」攜帶IBM電腦升空

1979年 UPC通用產品代碼(通用條碼以此為基礎發展)

1981年 IBMPC個人電腦

1956年

1981年

1992年 ThinkPad手提電腦

1997年 「深藍」超級電腦擊敗世界棋王卡斯帕羅夫

1992年

1997年

2011年 超級電腦「華生」在電視問答比賽Jeopardy中擊敗兩名前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