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鏈球菌 奪命猩紅熱元凶

甲型鏈球菌 奪命猩紅熱元凶

【本報訊】衞生防護中心證實,導致本港近期出現猩紅熱大爆發的病菌,是甲型鏈球菌的M12型品種,本港最近爆發的八成病例由有關品種引致,更是導致七歲女童死亡的元凶。衞生防護中心總監曾浩輝表示,該品種已成為主流,但殺傷力一向並不特別強,中心提醒醫生及家長提高警覺,感染後24小時內處方合適的抗生素,能減低傳播的風險。

未知品種有否變異

本港今年已有近400宗猩紅熱(ScarletFever)個案,是去年同期的四倍,周邊地區如內地及澳門,個案分別上升二至四倍,顯示猩紅熱出現地區性爆發。衞生防護中心發現,導致猩紅熱的甲型鏈球菌(GroupAStreptococcus)眾多品種中,今年以M12型品種最橫行,佔本港化驗樣本78%;據悉,鄰近地區也流行有關品種。
曾浩輝昨晚出席一場合時表示,M12品種殺傷力並不特別強,但早前一名因甲型鏈球菌致命的七歲女童,也是感染此品種。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認為,目前仍未了解M12有沒有變異,有待基因研究確定是否帶有毒性基因。
何栢良解釋,甲型鏈球菌有很多種品種,以往並無單一主流品種,今年除M12外,其餘少數為M3、M4及M28。他指M12具扺禦抗生素紅霉素的威力,相信與近年大量使用紅霉素有關。由於甲型鏈球菌會引致扁桃腺發炎,繼後出疹併發猩紅熱,故提醒醫生如有兒童出現扁桃腺發炎的症狀,不應處方紅霉素,宜及早使用盤尼西林及第一代頭孢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