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浸會大學於人體血漿驗出塑化劑後,同樣可擾亂荷爾蒙的阻燃劑PBDE,也被驗出於血漿內的含量,男、女分別為每克脂肪含5.61納克和6.17納克;專家指,化驗結果反映此物質應用氾濫,造成環境污染,人體已可經食物如魚類或呼吸攝入PBDE,單是阻燃劑雖對人體影響不大,但加上塑化劑和二噁英等有害物,隨時削弱生育能力。
PBDE家居常見
阻燃劑PBDE於家具、牀褥和電子產品等常見,以防失火時令火勢蔓延。然而,浸會大學生物系教授黃港住指出,PBDE容易揮發,依附於空氣中的塵埃,人體有可能因此將阻燃劑吸入體內。
浸大生物系另於09年至去年期間,從本地街市收集了淡水魚和鹹水魚各10款,例如桂花魚和大眼雞等,並將魚肉攪碎成粉進行化驗。
結果發現,每克魚肉的PBDE含量介乎1.9至16納克(每納克等於十億分之一克),高於美國人的0.03至2.5納克、英國的1.29納克和日本的1.56納克。
黃港住指,於魚肉發現的PBDE含量雖未達危險水平,但結果顯示,人體除可經塵埃吸入此物質外,日常飲食也是攝入PBDE的途徑之一。他於100位捐血者的血漿內,發現幾乎百分百血漿含有PBDE,男性的含量為每克脂肪含5.61納克,女性為每克脂肪含6.17納克。
美國研究顯示,當地人每克脂肪的PBDE含量高達23.9納克,遠高於本港水平,但歐洲國家如希臘和比利時,當地人分別每克脂肪只含1.07納克和1.6至6.5納克的PBDE,較港人為低。
黃認為,血液含阻燃劑反映此物質應用氾濫,經環境污染影響人體。雖然PBDE對荷爾蒙造成的干擾不算嚴重,但加上其他有害化學物如二噁英及塑化劑等,整體對生殖系統的影響不容忽視,小孩尤其顯著。《斯德哥爾摩公約》09年起也將PBDE納入「持續有機污染物」類別,呼籲各國盡力取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