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報上有一個關於「家暴」對兒童心理影響的調查報告。
所謂「家暴」,分了兩個部份,一是父母吵架打架,二是兒童被父母打駡。
調查結果是在二千五百三十四名小一至小四的小學生中,有百分之五十二點七曾耳聞父母吵架打架,另有百分之四十八點五的受訪者說偶爾會遭父母打駡。
父母吵架,所為何事,是感情糾紛,還是柴米油鹽?調查報告沒有講。是大吵大打,還是小打小鬧,是兩方相駡,還是單獨數落?調查報告沒有講。孩子偶爾被父母打駡,是毒打痛駡,還是輕拍淺駡,或者只打不駡,或者只駡不打?調查報告沒有說。「偶爾」如何界定,是隔天打駡,還是一個月一次,或者有生以來總共打過一次駡過兩次?調查報告沒有講。
父母爭吵,有許多原因,許多父母,一輩子爭吵一輩子恩愛,這樣的家庭,算不算「家暴家庭」?父母打駡孩子,也必有許多原因,今日世界上的精英棟梁,幾乎無人小時候沒給父母打過或者駡過,難道他們也是出生於「家暴家庭」,受了「巨大的心理陰影」,但不知如何又有了今天出色而又美好的人生?
這些問號,小一至小四的小學生未必明白,成年人只要稍肯動腦筋,就知道其中成因太多。但現在偏偏又是成年人籠統地去跟小學生做調查,這種調查,必定粗疏得近乎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