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間濃煙密佈留室內較安全

梯間濃煙密佈
留室內較安全

【本報訊】發生奪命火警的唐樓劏房林立,居住人口眾多,又沒有防煙門,濃煙烈火源源由前、後梯向樓上單位攻去,當時有居民冒死逃出屋外,亦有人留在家躲避。消防工程師梁錦得指,火警中濃煙不停沿樓梯向上蔓延,可能出現煙囪效應,若居民逃出屋外可能遭濃煙所嗆,較安全做法是留在屋內,關上走廊氣窗,並以濕毛巾塞住門縫罅隙,減慢濃煙入屋速度,再以濕毛巾掩口鼻,站近打開的窗戶等待救援。

困「煙囪」高溫致命

梁錦得解釋,煙囪效應(stackeffect)是指當大廈內發生火警,火燄燃燒產生的濃煙不停沿樓梯或電梯槽向上層升,若樓宇本身不設防煙門,便無法阻延濃煙向上升速度,可能令大廈樓梯間在短時間內充斥濃煙。這時樓宇內溫度會急升,居民若逃出屋外,隨時置身高溫及濃煙密佈的梯間被困,陷於險境。
他補充,當濃煙升上頂層或天台,若被天台門阻塞,會停在頂層或向下回流,停留在高層梯間,高溫濃煙無法消退會增加梯間溫度,可暴升至200℃或以上。人體暴露於60℃或以上的空間,表皮會出現嚴重灼傷,加上濃煙充斥梯間,逃生人士可能因吸入過量濃煙致窒息死亡。他續稱,一般火警燃燒時會產生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若燒着塑膠或化學物品,更會產生致命毒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