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造次 - 邁克

不敢造次 - 邁克

大熱天時,不打算汗流浹背返港欣賞中國戲曲節,唯有退而求其次,問康文署節目部借光碟望梅止渴。特別想看的是祁劇和高甲戲,負責接待的小姐聽聞有點猶疑:「沒有字幕,希望你不介意。」哎呀,怎麼會介意呢?德語一個字不懂,華格納不是照看不誤嗎,日語除了「奧嗨由」和「沙喲那那」口啞啞,歌舞伎一樣熱烈捧場。戲蟲是沒有所謂語言障礙的,異域嘰哩咕嚕的番話胡語尚且不足以令我打退堂鼓,何況大江南北的方言?在蘇州興高釆烈去書場聽評彈,幾曾擔憂玉蜻蜓掠過而不肯點水;這麼迷越劇,上海話可從來不會講,梁哥哥或者林妹妹唱到傷心處,眼淚自動決堤——這種不求甚解只求熱鬧的習慣還真淵遠流長,小時候街頭看神功戲,便潮劇福建戲來者不拒的了。
回到家先看祁劇,發現折子戲之外還演《目蓮救母》,忽然醍醐灌頂:這劇種原來看過的呀!時維一九九八年,巴黎秋季藝術節有一台來自湖南的陌生地方戲,演出地點是山長水遠的LaVillette,戲名《MoulianoulaDescenteauxenfers》,乍見我還以為下地獄的是約莫同期攻佔荷里活的花木蘭。翻查資料,那次演出的團體是瀘溪縣辰河劇團,特為將多年不演的老戲重新整理帶到外國,巴黎演畢移師波爾多和巴薩隆那。很記得現場瀰漫濃郁神秘色彩,幾乎接近宗教儀式,又天真又儍的洋漢洋婦不知厲害,我們這些略見過世面的炎黃子孫就不敢造次,懾於超自然氣氛,鼓掌也鼓得恭恭敬敬,唯恐太興奮會得罪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