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aZiff曾不算大紅大紫也非寂寂無聞,但比起那伙正冊副冊一姐二姐們,只算大丫頭,入行五年匆匆離場在哥倫比亞重新上課之前完成紀錄片《PictureMe》,雖無幾個重頭紅人坐鎮,然而拍得很真,喜怒哀樂都以比較客觀的角度處理而非名模風光日記;例如連續數星期從紐約開始,米蘭、巴黎的時裝週,Sara日以繼夜累得滿面暗瘡卻未可停工,面對鏡頭終於崩潰痛哭。
相對,另有女孩期望開工,再辛苦在所不計,沒工開連指摘的條件也談不上。
Sara18歲讀完高中入行,認為比較健康起碼是成人。(Christy14歲接觸,16歲中學畢業全職,即登上VOGUE封面;但後來曾埋怨父母如何具信心將十多歲女孩拋入大染缸亦誓言不讓自己女兒重蹈覆轍。)但一些來自白俄羅斯、烏克蘭、巴西的女孩們十三、四歲入行卻因家庭得豐厚收入大大改善認為值得,縱使付出不少代價,例如曾遭攝影師性侵犯(好幾個個案矛頭大都指向攝影師!)也有工作壓力大而染上毒癮。
無論如何,這個行業五光十色,說它是大染缸對。然而東歐來的女孩讚它是一所學科齊全的優秀大學。也有女孩視之為旅程,不少經港逗留一個星期至三個月的「散模」來自家鄉名字也未聽過的東歐,中、南美洲國度;直認甚愛這個行業,投資以自身條件,一站一站漂流又可賺得不錯旅費及家庭生活費用補助,看的地方識的朋友比留在家鄉當個小公務員或打字小姐好多了。
濫酒,濫藥,性侵……也非時裝界專利,不見得週末蒲中環的專業人士沒沾過。選美好,當模特兒好;那路如何選擇完全是閣下決定與造化,莫被迷惑,保持清醒,趕科場有啥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