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捐贈可以是延續器官衰竭患者生命的唯一途徑,亦是患者久旱中的及時雨。在等候腎臟移植的個案中,很多都接受長期透析治療,一面積極適應腎衰竭及治療,一面等候移植的機會,日常生活受到影響。腎臟移植的康復者,有時移植的腎臟未必能回復正常水平,但已可避免長期透析及腎衰竭的折騰。
獲移植腎臟 積極做義工
在接觸腎臟移植的多年中,最令我敬佩的是一群帶領着腎友互助組織的義工,他們很多都是腎臟移植的康復者。這班義工看似活力充沛,但仍然受着腎臟功能再次不正常的壓力,尤其是新移植腎臟不能完全發揮功能的腎友。但在過程中,他們都學會了活在當下,珍惜每一天,因他們並不能掌握明天身體會出現甚麼問題,明年能否繼續精力充沛地活着!
小劉在腹膜透析期間,並沒有放棄他的小生意。四年後接受了腎臟移植,可是移植後的腎臟不但未能全面地恢復,更受到抗排斥藥的慢性影響。在悉心調理下,腎臟能保持「有限度」的功用。縱然如此,他與其他義工腎友一樣,並沒有放棄、退縮,反而更積極地協助腎友會向前發展,提供教育、活動及義工服務,並協助有需要的腎衰竭患者,令他們在康復道路上得到適時的鼓勵及幫助。
與其不斷地為明天憂慮,倒不如每天活得有意義,默默地繪出生命的彩虹,譜出生命的讚歌。如小劉的例子,實在多不勝數。
支持器官捐贈,請登入 http://www.organdonation.gov.hk進行網上登記。
撰文︰基督教聯合醫院內科及老人科顧問醫生何耀榮醫生
逢周二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