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Like2:開放式熱帶雨林 首引入倒吊蜜熊

爆Like2:開放式熱帶雨林 首引入倒吊蜜熊

Paris不用怕,大嘴鳥不會啄你,牠們只愛吃水果罷了。反而小記跟Kinki對沒有阻隔就可以看動物感到相當雀躍,攝記哥哥拍照也容易。在開放式園區內,除了一班色彩繽紛的雀鳥自由地飛來飛去,同場還住了一對同樣來自南美洲熱帶雨林的蜜熊。「是蜜糖熊嗎?」此話一出,即有幾雙不明所以的眼睛一齊望向小記。噢,忘了香港人大都不知道WinniethePooh在國內有另一個朵叫「蜜糖熊」。但此熊不同彼熊,蜜熊是浣熊科,看牠那雙黑色大眼睛、苗條身形和長長尾巴,便看到浣熊的影子,而牠們更是香港首對引入的蜜熊。「牠們最愛甜食,若在野外生活,就專吃水果和花蜜。你看牠那條長長尾巴,只要用尾尖捲住樹枝,就可以倒吊自己,然後伸長那13厘米長的舌頭進花瓣間吃花蜜!」海洋公園陸生動物部高級館長祝效忠解釋說。這時訓練員準備給一隻蜜熊餵食,那原本在高處藤枝上來回飛奔的小可愛一下子就跑到訓練員面前,二話不說就以尾巴倒吊自己,吃訓練員手上的水果,超級可愛!甚麼時候可以看到訓練員餵飼這一幕?「平均每天餵三四次,時間也不穩定,因為即使在野外,牠們也不會定時找到食物,不過要遇上餵飼時間也不太難。此外,我們還會讓牠們自己覓食,方法是會在這個放養空間裏撒一把蟲,主要是草蜢、蟋蟀和麥皮蟲,若牠們吃不完,那些住在一起的鳥也可一起吃呢。」「會有吃不完的蟲跑到園區外嗎?」「也有可能啊。」祝效忠笑說。怕昆蟲的姊妹們,草蜢出沒注意!

採取這種「放養」方法,不怕牠們逃跑嗎?「向公眾開放以前,動物已在園裏住了一段時間,已把這裏當成自己的家,自然不會想逃走。例如蜜熊,這裏有充足地方活動,有好吃的食物,若不願被人見到,又可藏身在牆邊的仿樹洞或跑到樹頂去睡覺,自然住得安心。另外,我們飼養的動物都是別的動物園繁殖出來的第二代或更多代,這樣做一來不用干擾野生生態,而住慣動物園的動物後代,也會比野生品種更親人和信賴人。」這種模仿原生環境的設計也讓遊人更像置身真正的熱帶雨林,「這裏不像一般讓人盡量容易看到動物的動物園,遊客要向上看向下看,在樹葉間和草叢中細心觀察才會看見動物。」熱帶雨林當然住着很多罕有動物雀鳥……和蛇蟲鼠蟻!不過不用擔心,蛇和昆蟲都住在玻璃箱內,不會撲出來嚇人的。

■祝效忠(左二):「動物都是人工繁殖的後代,不是野外捕獲。」

■跟金剛鸚鵡合照不用隔着籠,超親近!Cheers!

■禮品店獨家發售Q版蜜熊公仔,可愛!

水豚:最大食

別看牠是天竺鼠的近親,牠們是游泳高手,腳掌上長有鴨腳般的蹼!一看胖胖的身形,就可以想像牠們是大胃王,草食性的牠們成年後每天要吃多達6至8磅的草和水生植物。水豚的叫聲亦多姿多采,在聊天或逗幼兒玩時,會吠叫,甚至發出像吹口哨的聲音。

侏狨:最細粒

這全世界最小的猴子身長只有12至15厘米,比手掌還要短!原居於亞馬遜流域上游,飲樹汁吃樹脂維生,有時也吃昆蟲和果實。因體形特小,為免被捕獵者當點心,牠們的頭可作180°旋轉,能一眼關七,更可一躍5米高,走佬特別快。

赤掌獠狨:最顧家

原居在亞馬遜河流域的巴西部份地區和圭亞那地區,一般住在森林的樹冠層,主要吃水果和昆蟲維生。因四肢長有橙紅色的毛,而得到「赤掌」之名。牠們家庭觀念很重,初生嬰兒會由爸爸和兄長背着照顧,媽媽則負責餵養。

長戟大兜蟲:最大力

這隻蟲看起來就像一隻大蟹箝在獨立行走一樣,那箝的位置其實就是雄性頭上的觸角。記得卡通大力士「海格力斯」嗎?英文名叫「Hercules」的牠並非浪得虛名,在比例上,牠是世界上最大力的動物,可舉起達自己體重850倍的物件。即是多大力?就像一個70公斤的男人能舉起七架雙層巴士!

■那些蛇蟲蛙都住在玻璃箱,但近看的話,醜醜的模樣仍會嚇怕女孩子。

蜜熊:最得意

原居於中南美洲,由墨西哥至玻利維亞都住着牠們的親友。有名你叫蜜熊,最喜歡吃水果和花蜜,有時也會吃樹葉和花朵。因為牠們常常穿插於花叢中,對植物來說是傳播花粉的功臣。蜜熊暫時還不算瀕危動物,不過由於人類過度開發森林,把牠們住的地方都砍掉,加上動物販賣的問題,都威脅着牠們的生存。

金剛鸚鵡:最乖

金剛鸚鵡不罕見,但不用隔着籠、能近距離接觸就很少。能讓鸚鵡乖乖地站着任人看,並不靠剪短翼上羽毛或用鎖鏈鎖着腳爪的不人道方法,卻是靠聰明佈局和獎勵方式,讓鸚鵡自願留在原地,「這個樹枝位置有遮陰,天熱時又有噴霧系統降溫。而每雙鸚鵡只需值班兩三小時,之後就換班,在這個位置牠們會獲得最愛吃的水果作獎勵。」祝效忠解釋。

■還有彩色鸚鵡滿場飛,有時會站在樹上休息,跟遊客保持距離。

鞭笞鵎鵼:最大嘴巴

別被牠難念的名字嚇倒,總之就是大嘴鳥的一種,按身形比例來說,牠擁有全世界雀鳥中最大的嘴巴,嘴部佔體重達百分之二十,佔身長的三分之一!想來要靠這個大嘴進食或撐尠大嘴在天上飛,欠點平衡力也難以做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