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控擬縮美信用卡規模歐智華:不裁亞洲員工

滙控擬縮美信用卡規模
歐智華:不裁亞洲員工

【本報訊】上月初公佈策略日的滙控(005),正就美國信用卡業務作出檢討,集團行政總裁歐智華昨日表示,若未能找到買家購入該業務,將會逐步減縮當地信用卡組合規模。他又再次充份肯定,滙豐亞太區在盈利、股東回報和成本控制等表現,故未來集團節省成本規劃,不會透過裁減區內員工而來。 記者:劉美儀

英國《SkyNews》早前報道,滙控已委任摩根大通為顧問行,就出售集團美國信用卡業務接洽買家。截至去年底,滙豐在美國(包括滙豐融資及美國滙豐)的信用卡組合總值,達330億美元。

分析:毋須賤價出售

海通證券高級分析員李健雄認為,當前宏觀經濟及美國市場基調欠佳,資本實力充裕的滙控,根本毋須急於賤價出售信用卡組合;無疑若出售成功,所產生額外盈利對股價會有正面刺激,就算退一步,若集團持續壓縮有關業務,停止新卡發行及市務推廣,亦有利減低成本負擔。
滙控目標是未來3年內,節省25億美元(約195億港元)至35億美元(約273億港元)支出,對美國經濟中期走勢仍取態樂觀的歐智華,昨日在印尼雅加達出席世界經濟論壇後,談及美國信用卡業務最新動向,他指當地信用卡戶,關係焦點是聯營商戶而非銀行,意味這批客戶群,對提高銀行交叉銷售沒有幫助,與集團其他業務亦難以產生聯繫作用。

工商融資收益盼倍增

相反,滙豐重點發展零售銀行及財富管理的其他市場,如英國、香港及印尼等新興區域,信用卡戶帶來的交叉銷售效益顯著得多,他認為,集團亞洲區整體業務強勁,回報率理想,成本控制亦得宜,但區內表現,無論在成本效率以至賺錢獲利上,「未來仍有些少進步空間」。為確保業務增長,他強調,滙豐會致力保留人才,未來節省支出的重點區域,不會來自亞洲員工身上。
滙豐亞太行政總裁王冬勝在同一場合則重申,集團已「百分百準備好」,待法規配合下,迎接上海國際板上市申請。
另外,滙控環球工商業務主管AlanKeir在上海表示,隨着新興市場快速增長,跨域貿易活動不斷擴大,期望未來數年,其貿易融資收益,可較目前的25億美元倍增至50億美元。

歐智華言論重點

‧若未能找到買家購入滙控美國信用卡業務,將會逐步減縮當地信用卡組合規模。

‧滙控會致力保留人才,未來節省支出的重點區域,不會來自亞洲員工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