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漢忠談機場擴建 指通脹推高成本「新跑道越早上馬越平」

許漢忠談機場擴建 指通脹推高成本
「新跑道越早上馬越平」

《專訪》
機管局本月初就是否興建第三條跑道進行公眾諮詢,造價昂貴及環保問題隨即成為社會爭論焦點,幾乎淹蓋商界的贊成聲音,機管局行政總裁許漢忠坦言,在諮詢過程中,最重要「講事實,無話點樣拆招」。實情是廣州及深圳等鄰近機場不停擴建,香港停下來不進則退,而面對通脹,「項目越早上馬就越平」。 記者:高淑嫻

許漢忠本月不斷接受報紙及電台訪問,還要透過不同公開場合講解擴建與否的利弊,行程編排得密麻麻,忙得不可開交,雖然他口說打工便是如此,但見他滔滔不絕、重重複複地講解也樂此不疲,可見能為香港未來數十年經濟發展籌謀確實是一件富挑戰性的樂事。

大機升降多 宜建長跑道

對於社會上不少聲音指機管局以近1400億元興建第三條跑道,造價太過昂貴,許漢忠以深圳機場為例,指深圳在90年代興建機場,投資額只是10億元人民幣,最近建成第二條跑道及三號航站樓涉資200億元人民幣,廿年光景物價升幅驚人,成本因而增加。他坦言,基建涉及時間因素,面對通脹「項目越早上馬越平」。
許漢忠表示,根據目前掌握的資料,諮詢文件提到關於興建第三條跑道的方案是最好的方案。香港機場有70%飛機屬於大機,基地航空公司國泰(293)及港龍航空未來接收的新飛機大部份是大機,甚至香港航空也計劃訂購巨無霸A380,可見大機的使用率只會有增無減,他估計10至20年後,比例會增至75%;從實際需求而言,按標準跑道距離興建一整條跑道才是上策,並非半條。

經濟發展環保毋須對立

國家「十二.五」規劃也提到:「支持香港……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地位」,許漢忠指出,香港如果要提升航運中心地位就要「諗遠啲」,觀乎深圳第二條跑道本月投入使用,廣州正籌建第三條跑道,未來擬建5條跑道,香港更要加快興建第三條跑道,以免落後於鄰近機場;以香港機場的國際網絡,仍然可以維持空運優勢,但當鄰近機場發展,香港不提升,便會被人追上。
雖然機管局有大量數據及理由支持興建第三條跑道,但環保人士及八十後的反對聲音確實不容忽視,許漢忠強調,經濟發展與環保無必要對立,「我哋好有誠意跟有興趣討論的人士交換意見,睇吓如何減低、控制及補償環境問題。」他希望實事求是。

許漢忠言論重點

‧在諮詢過程中,最重要「講事實」
‧廣州及深圳等鄰近機場不停擴建,香港停下來不進則退
‧面對通脹,「項目越早上馬就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