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三線股人債風險高

花旗:三線股人債風險高

【本報訊】內地收緊銀根,本港人民幣債券市場4、5月開始湧現一批規模較細的三線股參與者,花旗報告指這些企業信貸風險高,呼籲投資者小心。

指中國風電現金流一般

今年初至5月中旬,本港人債市場規模達413億元(人民幣.下同),已貼近去年全年的415億元。當中企業發行人債活動於4月開始明顯活躍起來,由以往每月平均2至3宗,升至8宗以上。
但跟以往發行機構主要是金融企業或國有企業不同,花旗指出,近期多了一些規模較小、在債券市場少有往績紀錄,資產負債表狀況相對稍遜的內地企業參與者,例如中國風電(182)、大成生化(809)、中國電力新能源(735)等現金流狀況一般,導致償付風險亦提高,因此建議投資者避開這些較次級的人債。
香港人債市場急速發展,吸引更多發行者參與,花旗分析,除了在港發人債息率較內地為低之外,本港發人債較發美元債券的信貸溢價亦較低,因為市場需求龐大,人債亦暫無信貸評級,發行時間較短,加上內地持續收緊銀根,料這急速發展趨勢將持續,今年本港人債市場規模可達800億至1000億元。

今年港人債規模料千億

不過,有企業對在港發人債存在顧慮。一間大型中資企業財務總監指出,該集團未有考慮在港發人債,原因是有關境外人民幣集資款項,要經過外滙管理局審批才可滙返內地,由於這是一項新政策,有關款項滙入到不同省市使用,會受到不同地區外管局更為審慎的審批,滙入時間反而較以外幣滙入為慢;同時預期人民幣會升值,債券年期大多為3年,屆時還款成本相對外幣債券會增加。
瑞安房地產(272)早於去年底發行30億元人債,但以美元結算,財務總裁尹焰強解釋,就是因為人民幣滙款監管制度仍不明朗所致。
不過,去年底合共發行20億元人債的中華煤氣(003),常務董事陳永堅稱,該筆款項約1、2個月便可滙回內地,他指出,只要款項有明確項目用途,將集資的人民幣款項滙回內地並沒有問題;而集團選擇發人債,主因息率較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