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富豪來港炒高樓市,弱勢新移民又被指蠶食社會資源,令港人滿肚怨氣。浸會大學社會學系校友會昨發表新書《貧窮與變遷》,揭示新移民掙扎求存的真實故事,稍後並會邀約高官出席書介會座談,希望港府調整新移民政策。
研究員體驗困苦生活
主編《貧窮與變遷》的浸大前社會學講座教授陳國賁領導多名研究員,用了八個月貼身了解貧困新移民家庭的生活。居港六年的內地生朱姝參與研究,她說來港初期只看到香港光輝面,深入體驗基層新移民困苦生活後,期望政府增加支援弱勢新移民家庭,助他們融入社會,貢獻香港。
居港14年的陳金梅說,她最初來港同樣面對支援不足問題,但現時的新移民子女比她過去承受更大壓力,因香港已走向知識型經濟,例如從小學開始就要用電腦,但買電腦、上網費等對新移民家庭已是經濟負擔,更難言脫離跨代貧窮。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主任何喜華承認,內地人炒高香港樓市或新移民被指消耗社福資源,令不少港人心生怨氣,但這要歸咎於港府十年來施政失當。該會組織幹事施麗珊指出,根據政府去年統計,本港126萬人活在貧窮線下,一成是新移民家庭,但新移民只佔綜援個案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