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期權:失業率與股市 - 杜嘯鴻

一周期權:失業率與股市 - 杜嘯鴻

執筆之時正在紐約,電視頻道有關失業率問題的報道一個接一個,年輕人的失業率更達20%以上。這不是一個小數字,對社會產生的負面影響不能低估。奧巴馬政府呼籲私人企業多請人,估計效力十分有限,私人企業若需人手,是不用呼籲的,一個運行正常的企業,老闆一定懂得如何經營。

失業惡化屬結構性問題

有人埋怨失業率高是金融海嘯所致,所以若將股市推高至海嘯前的水平,有關問題便可緩解,QE因此出台,但會否接二連三,市場都引頸以待。若資產價格不斷下跌,將令企業更加擔心,會變得更謹慎,令失業率持續在高位徘徊甚至上升。事實上,伯南克也不得不承認復蘇的速度比預期慢;QE處於進又難、退又險的地步。進入月中,若ShortCall所剩無幾,可以平倉,等待下一個機會,而價外好倉,則可以逐步建立。
筆者認為,失業率高企是全球一體化的副產品,屬結構性問題。發達國家將製造業大量外移,當然會令產品價格下降,在市場上有競爭性,獲利則更豐厚。不過,這也令本地的勞動人口不斷減少,在整體收入不變、整體使用程度增加的情況下,市場會要求更低的價格,導致通脹難以抬頭。
較早前在堂上做分析,曾建議不要持產品股,因為今時今日,要通過一種物品去獲利的難度比以往大得多。在蘋果產品熱賣的同時,大家是否記得,多年前在蘋果股價低迷時,沙特王子曾斥巨資入股。若閣下有膽跟大戶,今天收穫也甚豐。
若閣下有專業知識,懂得分析蘋果產品,在最適合的時機買進,則獲利之餘還有成功感。由於筆者兩者都不是,故此,只能緊盯保險股和內銀股,在能理解的行業內操作。當時在堂上曾分析思捷(330),看來富士康(2038)會步其後塵,其他相關股也會有反射作用。
杜嘯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