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宣出身寒微,童年曾經寄居孤兒院,媽媽一個夢令他走入髮型師行列。追求完美、不斷奮鬥是他的性格,終於成就一番事業。
沙宣生於倫敦,父母是猶太人,有一個弟弟。他3歲時,爸爸移情別戀,拋妻棄子。媽媽養不起一對孩子,迫不得已將他們送進孤兒院居住六年,直至再嫁之後,才接回他們一起生活。沙宣14歲已輟學,有一晚媽媽夢見他在髮廊工作,於是送他去學師,豈料就是這個夢,讓他的才華得以發揮。
設計髮型是藝術,沙宣像藝術家般執着,決意要做最好的髮型師。為了打入上流社會,他努力改善英語發音,在倫敦西區覓得工作。1948年,他的事業剛起步不久,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一顆猶太人的心,讓他毅然放下剪刀跑去打仗。他後來形容,與同胞並肩作戰,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歲月」。
四名兒女 四段婚姻
仗打完了,沙宣回歸髮型事業。1963年,他設計出Bob頭,繼而開設髮型屋和拓展美髮用品,業務遍及全球,被稱為「現代髮型之父」。事業一帆風順,但感情生活波折多。沙宣結過四次婚,第二任妻子為他誕下四名兒女,與現任妻子龍妮的婚姻維持得最長。
兩年前,沙宣獲英女皇頒發CBE勳章,最近更推出自傳,分享傳奇一生。
維基百科/《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