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心直說:樓市上流力遭打窒 - 胡孟青

青心直說:樓市上流力遭打窒 - 胡孟青

以下是特區政府一則宣佈:「有錢人,你們可以繼續買樓,囤貨等升值。無錢的,唔該繼續等,繼續認命啦!至於啱啱好儲夠首期、或有需要樓換樓、細屋搬大屋的人士,請稍移玉步北望新界,仲要遠離鐵路沿線的新界」。
辣上再加辣招,招招傷及無辜,好一部份港樓真正用家,今天通通都被政策脅持。
一次又一次收緊按揭,導致目前按揭成數已經出現自本港史上最複雜的分層。1000萬元或以上,造五成,700萬元以上,最盡按六成,700萬元或以下繼續七成。
講咁多,即係要借盡七成按揭,樓價不能超過600萬元。600萬元,太古城已無可能,港島近九成地區,機會亦是近零。西九唔得,市區藍籌屋苑,除非你肯買細單位,否則大家齊齊要殺入新界。今天的香港人,在職場上已難有上流力,連在樓市的上流力也被打窒,在政策前因趕結婚趕生仔趕得及取得銀行按揭審批、細樓換大樓者,竟更一額汗頻呼好彩。

樓市潛在問題暴露

搬入新界,空氣清新,無問題,但要搬得自願,走得開心,勉強無幸福也,每天點樣上班?仔女點樣返學?通通都係問題,倫敦人住唔起倫敦,香港人住唔起香港,難道這種現象就是所謂國際金融中心的良性指標?雙曾一陳是否變相將剩餘用家購買力逼到新界,連剩餘上車盤呎價亦大舉推高,自有分曉。要大量用家北移,唔該你減汽車登記稅,加添配套,更要放棄保育。
樓價升的原因太多,兼且拖得太耐,太遲未解決。兩年幾前政策落後,到目前政策失誤,通通令更多潛在樓市問題逐一暴露。樓市弄至如斯田地,就要歸咎於2002年更改土地政策,及遠至1983年聯滙政策埋下的地雷陣。
胡孟青
獨立股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