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家庭暴力令兒童身心受創。一項調查發現,48.5%受訪小學生間中或經常遭受父母打罵。社會福利署數字顯示,今年首季虐兒個案較去年同期上升4.7%,達224宗。負責調查的和諧之家表示,受家暴困擾的兒童,情緒、行為及學業方面都可能受影響,應及早識別和介入,由專業人士提供輔導及治療。 記者:譚靜雯
和諧之家在去年6月至今年5月,透過問卷訪問了2,534名小一至小四學生,發現52.7%受訪學童曾耳聞或目睹父母吵架、22.8%曾看見或聽見父母打架。調查也發現,32.9%學童指因父母吵架或打架感到受傷害,另有48.5%受訪學童指,間中或經常遭受父母打罵。
兒童熱線提供輔導
社會福利署署長聶德權表示,不會容忍家暴問題,未來會繼續加強家庭教育和提供支援。該署最新數字顯示,去年全年共有1,001宗虐兒個案,單是今年首季已有224宗,較去年同期上升4.7%;而今年首季虐待配偶個案則有774宗,較去年同期微跌2.8%。
和諧之家總幹事陶后華表示,近年兒童家庭暴力個案有輕微上升情況。和諧之家轄下的「小白兔心聲」兒童熱線(27518822)主要服務對象是6至12歲的小學生,熱線有社工接聽電話,為兒童提供情緒支援及輔導。過去幾年,致電要求輔導的數目顯着增加,由08年的700通電話,增至去年的1,200通電話。
陶后華指出,兒童致電熱線的原因各有不同,「他們會同社工分享開心事、係學校同朋友相處得不開心,或者見到父母打架鬧交,嚴重的甚至被父母打罵」。她說,接聽電話的社工會按每宗個案的嚴重情況處理,若有需要會作進一步輔導或轉介予學校跟進。
及早跟進避免傷害
陶強調,兒童耳聞或目睹父母吵架或打架的經歷,甚至被打罵可能對身心及發展造成障礙,需及早介入及跟進,避免造成長遠傷害。和諧之家在葵涌石籬邨的「和諧徑」中心昨揭幕,將為該區受家暴困擾的兒童及家庭提供社區支援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