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癌以毒攻毒杭州漢吃癩蛤蟆毒死

患癌以毒攻毒
杭州漢吃癩蛤蟆毒死

「我給他吃癩蛤蟆,想以毒攻毒治病,誰知道就這樣讓他去了,是我害了他啊!」杭州一名54歲患癌的男子以民間偏方治病,連續三天吃癩蛤蟆(蟾蜍),結果前天中午一連吃了三隻癩蛤蟆後中毒身亡,妻子事後後悔不已。有醫生提醒,癌症病人切勿用癩蛤蟆以毒攻毒,否則會弄巧反拙。

前天中午1時45分,杭州市中醫院急診室內,一名中年女子蹲在地上哭成了淚人,她剛被醫生告知,丈夫王先生(化名)因搶救無效宣佈死亡,旁邊20多歲的女兒同樣哭成淚人。

一餐連吃三隻

陪同到醫院的鄰居董女士表示,王先生今年54歲,兩三年前患上食道癌,後來擴散到肺部,一家人四處求醫,做過手術,後來一直吃中藥,但效果不大,她說:「也許是甚麼辦法都想試一下,他們聽說有個偏方能治惡性腫瘤,就照上面的方法,弄了點癩蛤蟆讓他吃,誰知道就出事情。」
王的妻子說,癩蛤蟆是她同事的妹妹弄來的,燒熟了給丈夫吃,頭兩天都沒事,沒想到前天中午連吃三隻後,人一下子就不行了。
「(王先生)送過來的時候,已經沒有了心跳,我們搶救了近半個小時,最終還是無力回天。」中醫院急診室內科王醫生說,蟾蜍的毒素雖在抑制腫瘤方面有療效,但攝入過多對心臟有害。王醫生指王先生猝死的原因,很可能就是他中午吃的三隻蟾蜍,誤食過量導致中毒,進而引起心臟停頓。
浙江省中醫院腫瘤科副主任舒琪璟表示,經過科學提煉,蟾蜍身上的蟾酥和蟾衣的確可以作為藥物使用,而且對癌症患者也有一定的作用,但直接吃的偏方並不科學,不鼓勵患者在沒有醫生的指導下擅自食用蟾蜍。
浙江《青年時報》

話你知:0.3毫克蟾酥可致命

蟾蜍與蠍子、毒蛇、蜈蚣和蜘蛛並列為「五毒」,其毒性在於耳後腺、皮膚腺分泌的有毒白色漿液,經乾燥後就是蟾酥,一種珍貴的中藥材。
蟾酥的主要成份是蟾酥二烯醇化合物,包括蟾毒配質及蟾蜍毒素,具有強心、升壓、抗炎作用。蟾酥一旦使用過量,就會變成致命毒藥,一般體重60公斤以下,體質又不是特別好的人,0.3毫克的蟾酥二烯醇化合物就有可能導致死亡。

蟾蜍身體上分泌的漿液經加工後可製成名貴中藥蟾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