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台「戲以人傳」崑劇折子專場,除了昨天提過的老前輩中前輩,還包括兩位我一直很關注的青年男演員。中國崑曲博物館的蕭向平前年在中大校園看過,印象非常好,這次最初公佈演《占花魁.湖樓》,現在卻換成《桃花扇.題畫》,原因不詳,有趣的是不論賣油郎還是侯方域,出入的都是青樓煙花地;江蘇省蘇州崑劇院的周雪峰則演我從未看過的《還金鐲.哭魁》,他在中日版《牡丹亭》扮花神真是大材小用,那次在理工禮堂擔綱《西廂記》和《長生殿》盡顯光芒,教人刮目相看,迄今念念不忘。
其實自從白先勇提拔沈豐英和俞玖林飾演杜麗娘柳夢梅,崑劇舞台就吹起一陣其他劇種匱缺的清風,當時嫌他們火候未到的老戲迷總不屑我們的如癡如醉,嘲笑連看三晚的新粉絲色迷心竅。我這種好色之徒很難明瞭排嫩的觀點─藝術不會沒有經過萌芽階段,雛鳳即使不及老鳳聲,澀澀的翠綠不也自有一番嫵媚麼,長得標緻難道是一宗罪?轉眼這批新丁已經邁進成熟期,接班重任承擔起來了,以事實推翻了中看不中用的偏見。而且還有張軍這麼特別的個案,他脫離上崑後自立門戶,嘗試在體制外找尋道路,搞得好的話,有朝一日可望成為梨園的李娜─巧得很,網球超女在巴黎揚威前十天,帥冠生在同一城市的聯合國總部出任為期兩年的藝術大使。他在朱家角演實景園林《牡丹亭》,或者不是我最渴望品茗的一杯茶,反而把三折傳統喜劇命名《閨秘》,自稱「在三個古代女子的閨房裏穿越」,更有開拓新天地的潛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