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Like1:升帆處女航

爆Like1:升帆處女航

不管順風逆風,風強風弱,甚至無風,一樣可以揚帆出海;駛帆船是體力、智慧和浪漫遠征的結合,前《信報》總編練乙錚離開中央政策組後,學習揚帆遠征,大海航行,鍛煉意志、定力、應變力和克服困難的勇氣!但今時今日還有另一種意義,就是一紙風帆證書,可為上中學或升名校獲加分,12歲都可以學,考牌更無年齡限制,乘風破浪,誰都可以!

記者:馮敏兒
攝影:陳盛臣、馮敏兒
Model:Isis

如踩單車,關鍵在平衡

■讓我偷一陣懶吧,擺番個靚靚pose同小王子拍照留念先喇!

12歲就學帆船,有9年經驗的教練Kevin,從深水灣把我們接上雙體帆船,再駁上小風帆,駛向熨波洲海面,進行Isis的處女航,不過上船前兩小時最好先食定暈浪丸或暈浪貼,咁就唔怕暈船浪,搞到嘔吐大作了。英俊的法國小風帆Beneteau21.7,全長21.7呎,最高時速6至7海里,就算一人都可以控制,最多可載5人,遇着大風時更可藉着眾人的重量,令帆船更好地取得平衡,尤其轉彎時,船員迅速坐到船的另一側,保持帆船的重心。
Kevin說:「其實操控帆船並不如想像般困難,初學者最困難的是啟動船隻。起帆方法有兩種,夠大力,可用拔河式,較省力的則用有把手的絞杆和絞索盤,起帆時把絞杆順時針方向轉,一隻手絞,一隻手拉,把繩綑住絞索器再拉,到適當位置把繩綁緊,而放鬆主帆時,更要利用滑輪,避免大風令主帆失控,否則單是人手是無法跟風力對抗。」升好主帆,就輪到前帆,主帆是全船的動力,前帆就是平衡風力。操作帆船好像騎自行車,關鍵在於平衡,一旦把握了這種平衡,很多問題即可迎刃而解。不過開船前記得解鬆所有帆繩,以備不時之需,同時又要顧及免被繩索纏住,另外更需要緊綁救生衣呢。

■Isis乘着英俊的法國小風帆Beneteau21.7,進行了她的處女航。(風向儀在帆頂)

■帆船的橫杆(Boom)原來最「危險」,Isis一上船就連撞了三次頭,真係boomboom聲!

升帆掌舵123

拔河式:夠大力的話,可用手拉,把帆繩綑住絞索盤,起帆啦!

手絞式:起帆時順時針方向轉絞杆,一隻手絞,另一隻手拉,把繩綑住絞索器再拉。絞杆設計巧妙,拉帆就更安全省力。

掌舵:控制船舵看來很易,但對學員的最大考驗是要適應左右相反的原理!

首要懂得風的語言

學駛帆船第一件事,是對風要有觸覺,懂得閱讀風的語言,Kevin說:「桅杆頂的風向儀,可以讓我們辨別風向。升帆前先要把船頭對正來風,起帆後就不會左搖右擺,同樣原理把前進中的帆船停下,亦是船頭向風。風向與帆的角度決定速度,即是PointsofSail,如果風從後面吹來,船帆應盡量打開,迎風時,就要將帆向內收緊成45度角,以Z形路線前行。從90度吹來的風就是BeamReaching,約120度的來風,則可以令船速最快,叫BoardReaching。
「好的舵手除了要身體強壯、反應敏捷,更重要是對風有感覺,即『風感』,那就要在適應變化的過程中逐漸體會。」如果無風呢?「就要推舵、鬆帆,直至船可以吃風為止。帆船操控有兩大『轉軚』課題,船往風向駛,然後轉彎的叫Tacking,順風而行,然後轉彎的叫Gybing,懂得這兩個轉向,就可以在水上轉舵、打8字,或者走三角形。到最後只要學員懂得下水救到一位扮溺水的學員(或浮泡),就完成最初階的訓練了!」

■從前帆中央的「風向線」,可以讀出風力大小、向上風和向下風之別,有助控制。

■在船艙和船面都可以看到的指南針和傾側計。

■風向與帆船的關係圖表PointsofSail及術語。船停下時,或起帆前,要對正風向(中間向上),船就不會左搖右擺!

■學懂操控帆船,成功乘風在水上轉舵、打8字,受盡順逆風向都能前進,就有資格攞帆船牌啦!

人多無翻船

■在大風大海中玩帆船就係咁刺激,大家要坐埋一邊,令船體保持平衡。

■想考帆船牌,要通過考試,必須學懂六種繩結。

■雖然幾多歲都可以學玩帆船,但以體能和理解能力為標準,12歲以上才會教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