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聲稱土地是本港珍貴資源,卻透過短期租約機制,將一幅又一幅土地賤價批予富豪擴建大宅。一直關注問題的立法會議員李永達批評,現時短期租約批出的土地已成為權貴專利,敦促政府應該增加短期租約審批制度透明度,包括將所有短期租約名單放上網予公眾查閱。
容易成為貪污溫床
由「貨櫃大王」林良成的南丫島私人碼頭,到首富李嘉誠的深水灣道「李家皇宮」,政府透過短期租約方式,現時將全港多達1,200幅位於一些豪宅周邊的土地,出租予業主擴建私人花園,而且按季或按年無限期自動續約,整個過程毋須任何招標;連同其他批予作非牟利用途,或露天停車場的短期租約,每年合共超過4,000份,但庫房一年收益僅得10億元,反映絕大部份都是賤價出租。
立法會議員李永達認為,現時短期租約的審批機制是黑箱作業,也很容易成為貪污溫床,因為整個審批過程不透明也不公開,「好易成為政府官員方便權貴嘅途徑。因為你買幅山坡可能要幾億,但你同政府無限期租,每年可能只係幾萬蚊,租幾世都畀唔返個地價」。
李永達建議政府提升短期租約審批的透明度,包括在批出新約或續租時,徵詢區議會意見,「至少畀人知道有個咁嘅安排」。並且仿效之前處理公共空間的做法,將所有短期租約名單放上網予公眾查閱。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