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投資者憂慮環球經濟增長放緩,加上在美國上市的中資科網股遭洗倉及希臘援助問題未完全明朗夾擊下,美股道指上周五跌172點,失守12000關。
本周將有多項重要數據公佈,包括通脹率、零售銷售以及工業生產等,專家預期美股本周跌勢會仍然持續。
本周聚焦通脹零售數據
道指及標普500指數已連續第六周下跌,是自02年以來最長的跌勢。由今年4月尾至今兩個指數跌幅已有約7%,道指全周挫1.6%或199點,收報11951點,是自今年3月18日以來首次收低於12000水平;標指全周更跌2.2%至1270點。科技股及金融股屬上周跌市重災區,納指今年累積升幅全部蒸發,全周跌0.3%或89點。即使是受到追捧的蘋果公司,舵手喬布斯公佈iCloud新產品後亦無助股價,上周累跌逾5%。
花旗集團首席美股策略師TobiasLevkovich指,投資者情緒漸趨悲觀,但仍然未對市場恐慌,現時股市面對的問題包括對次季企業盈利過度樂觀、第二輪量化寬鬆措施(QE2)將於月底結束和美國財赤問題。
納指今年升幅全蒸發
美股現時的表現可說是去年翻版,當時投資者同樣擔心美國經濟陷入雙底衰退,以及歐債風暴刮起,令道指由去年4月至7月初,急挫近14%。美股上周出現走資潮,根據EPFRGlobal數據顯示,截至上周三為止的一周,散戶及機構投資者從美股抽走的資金高達63億美元,是10個月以來最多。
散戶要求贖回股票基金的金額,上周達21億美元,對上一次大型走資是去年8月最後一周,當時散戶共抽走23億美元。美股股票期權上周三的put/callratio更升至兩年半以來高位,反映投資者越來越擔心股市下跌而作出對冲。對上一次該比率升至現時水平是在09年1月14日,在之後的兩個月,標普500指數急瀉兩成。
香港藍籌股的ADR上周五普遍下跌,其中地產股新世界(017)ADR較港跌2.35%;滙控(005)ADR跌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