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何偉畧報道】到商場血拼,體內突然「山雨欲來」,碰上廁所爆棚,僅餘一個廁格救急解困,不過,陌生人可從廁格外直擊如廁實況,你敢用這高「透明」度的廁格嗎?奧海城三期廣場內廁所竟有廁格門裝設玻璃窗,使用者可被人在外全程觀看如廁情况。管理公司解釋「玻璃廁格」是方便家長看管子女如廁,學者則指設計未能保障使用者的私隱。
奧海城三期商場共兩層,其中靠近前往彌敦道天橋的男廁,內設6個廁格,最盡頭的廁格與別不同。該廁格空間寬闊,設有高度及腰的洗手盆,最「破格」要數廁所門上闊約10厘米,長約1米的玻璃。站在廁格外可望穿廁內,使用者「開大開細」或洗手冲廁,廁外人皆一目了然。
底層男廁較大,亦有一個玻璃廁格,廁格更面對廁兜。底層及上層靠近往彌敦道天橋的女廁,兩排廁格相對而立,同樣設有一個玻璃廁格。對面廁格門一開,即可看見玻璃廁格內的風光。
小朋友如廁冇私隱
記者昨中午造訪,這些玻璃廁格沒有任何標籤,廁格未見協助傷健人士如廁的手柄或求救鐘,卻見清潔工在玻璃廁格更衣。信和集團昨黃昏回應,商場內四個洗手間各設一格專供小童使用,特意在木門加設玻璃,「金魚缸」式設計為方便家長看顧子女如廁。信和又補充現已貼上標籤,明示廁格為小孩專用。
玻璃廁格活像「金魚缸」,受訪市民皆直言「冇晒私隱」,並稱就算廁所爆棚,除非忍無可忍,否則不會使用玻璃廁格。陳先生笑言:「人有三急又忍無可忍,如果要當街解決,梗係揀去呢個(玻璃廁格),小便好急都會去,大便就除非急到瀨。」張小姐則說不會使用玻璃廁格,認為被侵犯私隱,「好似冇閂門一樣」。
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公共設計室主任邵健偉指出,公共廁所最重要是安全和私隱,裝有透明玻璃的廁格在外地少之又少。他認為小朋友私隱同樣要受尊重,如果小朋友在廁格的行為被陌生人見到而尷尬,或小朋友不情願地被家長「監視」如廁情況,有關設計都不能接受。
香港廁所協會會長勞永樂指出,懂得自行如廁又需要家長在廁格外照顧的小朋友不多,其他人如非必要不會使用該廁格,最終有心思的設計也是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