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脹環境下,除了物價飆升,租金亦大幅上漲。較早前有報道,藍田滙景花園一個3房單位,由月租9900元加至1.7萬元,租金升幅達72%,其他屋苑租金升幅亦逾10%。
乍看之下,逾七成的升幅的確相當驚人,但大家不要忽略租金相對樓價及經濟環境,有滯後情況。一般租務合約,都是一年生約、一年死約,即一簽便是兩年。換言之,舊租約的租金反映兩年前市況,過去兩年,樓價升幅達六至七成,現時租金只不過是追落後而已。
事實上,香港與其他地區,尤其是西方國家的投資環境明顯不同,不論樓市升跌,香港樓價總是比租金較早出現調整,相反其他地區卻是租金先行。樓價走在租金前線,一定程度反映香港投資者較精明,因為他們不但留意租金回報,更重視樓價升跌對投資回報的影響。
樓價難追,租金又不便宜,無殼蝸牛應如何自處?筆者的意見是,寧願蝕息,好過蝕價。所謂蝕息,筆者所指的是蝕租金,像投資外幣一樣;澳元不錯息高,但滙率波動,做一年定存才賺數厘利息,稍一不慎,滙價向下,眨眼間損失的豈止數厘。
寧捱貴租 勿勉強入市
何況,投資外幣有別於物業投資,一般人買樓都會透過按揭貸款,首期三成,借七成按揭,一旦樓價下跌,在槓桿效應下,損失驚人。假設樓價300萬元,向銀行借七成按揭,首期90萬元,當樓價下跌一成,樓價由300萬元跌至270萬元,蒸發30萬元,本金即時不見了三分之一。這是為何筆者建議未置業人士,寧願暫捱貴租,亦不宜勉強入市。因為一旦樓價下跌,投資者隨時蝕入肉。
張一鳴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