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塌解構滲雨水侵蝕鋼筋惹禍

倒塌解構
滲雨水侵蝕鋼筋惹禍

本港再發生塌簷篷傷人意外,工程師學會結構分部副主席林少書,昨晚到現場視察之後,估計簷篷塌下是結構性問題。他指該簷篷屬於懸臂式設計,只有一道防線,承托點在牆身,若牆身與鋼筋保養差,如鋼筋銹蝕,就會有倒塌危險。

簷篷與外牆或有裂痕

工程師學會前會長黃澤恩則指出,一般逾20年樓齡的樓宇,多採用懸臂式(即沒有支柱承托)的設計,全靠鋼筋連接簷篷和大廈外牆作支撐,黃澤恩推測,簷篷與大廈外牆之間可能出現裂痕,雨水長年滲入侵蝕鋼筋,導致鋼筋生銹折斷,簷篷重量無以支撐而倒塌。
黃澤恩說,懸臂式簷篷不可能沒有採用鋼筋,否則簷篷建成之時已告倒塌。而懸臂式簷篷所用的樓板較薄,一般約8吋,重量足令簷篷向下垂,加上冷縮熱脹,裂痕便會產生,裂痕越大,鋼筋被侵蝕的速度越快,但及時修補便可解決問題。
過往曾有塌簷篷意外發生,1990年10月10月位於土瓜灣道唯一大廈外,約20米的懸臂式石屎簷篷倒塌,造成6死7傷,事後證實為簷篷為僭建物;1994年8月香港仔添喜大廈一幅位於1樓的簷篷塌下,造成1死13傷。《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