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長加價一至兩成鄭威濤否認魚生飯團縮水

板長加價一至兩成
鄭威濤否認魚生飯團縮水

【本報訊】地震和輻射對本港日式食肆衝擊消除,近日更反彈出現加價潮。分店越開越多的板長壽司,多款壽司和魚生加價1元至5元,加幅介乎一至兩成,更有食客投訴魚生變薄、飯團縮水。老闆鄭威濤承認因為最低工資與港元貶值等壓力下加價,但否認壽司「縮水」,強調魚生和飯團份量有統一標準。
記者:林浚川

全港有21間分店的板長壽司,近日三文魚、三文魚腩、雞蛋、墨魚等多款壽司加價1元至2元。當中以三文魚壽司加幅最大,由每件5元加至6元,加幅達兩成,而三文魚腩刺身則由55元加價至60元,加幅逾一成,部份飯類如雜錦迷你魚生飯加價3元,變成38元。

Jessica指板長壽司加價後反而「縮水」,令消費者感覺被騙。
黃賢創攝

份量由日籍師傅掌控

板長加價之餘,壽司疑似縮水更令擁躉Jessica勞氣,她說:「塊魚薄咗,飯團都細咗,感覺好似畀佢呃咗咁。」Jessica和朋友是板長擁躉,經常光顧九龍灣德福商場板長分店,她指近日察覺板長的壽司變得「不正常」,平價壽司飯團份量減少,貴價壽司則飯團份量正常,但魚生變得比以前薄,她說:「件魚生咁薄,幾新鮮都好,食落去都冇感覺啦。」Jessica認為板長既然加價,便應維持魚生和壽司份量,否則令顧客感到被騙。
板長老闆鄭威濤否認魚生和壽司「縮水」,強調不論魚生或飯團的份量都由日籍師傅統一掌控標準,又說:「飯大件啲會唔會好食啲?日本人都係一啖一件(壽司)。」鄭威濤續稱,不同分店,不同師傅,「落手」可能有些微差別,相信食客感到壽司縮水只是個別事件,更可能是加價後的「錯覺」。「我哋人均消費80蚊一位,食壽司喎,以家物價嚟講,我哋已經好大眾化。」鄭威濤解釋,物價高企,港元貶值,日圓和人民幣卻升值,再加上最低工資落實後壓力,才不得已加價。他又說如果發現任何一間分店有「縮水」,「你可以直接打俾我,我一定處理!」

Jessica指板長的飯團變小,魚生則變薄。

珍珠米進口價升15%

製造日式飯團的珍珠米,價格亦急升。食米進口商李豐年表示,今年頭五個月內地珍珠米進口價已勁升一成半,直至最近才稍見緩和,
現年43歲的鄭威濤,名下的和之味集團現時每年營業額達10億元,符合港交所上市條件,他早前承認有上市計劃,但指時機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