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財政部擬第三度來港發行約100億元(人民幣.下同)國債,據悉,是次發債未必再設零售部份供公眾認購,僅透過金管局提供的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進行招標,向機構投資者銷售;料財政部最快下周公佈來港發債消息,若進展順利,經CMU展開的國債招標工作,將於接着之後的一周內舉行。
記者:劉美儀
消息說,由於財政部國債屬國家級主權風險,加上本地市場對人民幣債券需求殷切,二手市場的債券價格遂越叫越高,即孳息率越趨向下,故財政部若再設零售部份,票面息率將會很低,恐難吸引散戶興趣。
息率低難吸引散戶
去年財政部透過CMU向機構投資者發行的3年期國債,當時息率僅1厘,惟資本市場人士指出,該批國債目前在二手市場的孳息率,已進一步跌至約0.6至0.7厘。
不排除發行更長年期
去年就機構投資者認購國債招標,獲委任為發行及交存代理的交通銀行(3328)香港分行,據悉將續任今次國債招標的唯一代理行。是次財政部所發國債,亦傾向以長年期為主,不排除嘗試更長年期債務,以測試市場反應。
雖然是次國債未設零售部份,但散戶仍有望於年內,認購其他內地金融機構來港發行的人債。消息指出,逾10間內地金融機構,包括從未在港發人債的發行體,正計劃分批於今年末季至明年初來港發債。
財政部於09年首度在港發行60億元國債,零售部份設2年及3年期,票面息率分別為2.25及2.7厘,機構投資者部份則設3年及5年期。去年財政部第二度來港發行共80億元國債,當時只設2年期零售部份,票面息率僅1.6厘,已被市場認為偏低;而首次採用CMU平台招標的機構投資者部份,發行額達50億元,債務設3年、5年及10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