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起法國 - 盧峯

買起法國 - 盧峯

朋友剛從巴黎回來,不住抱怨繁盛大街、名店擠滿內地豪客同胞,教想休閒地挑一個半個名牌袋的她拔腿就跑,不想也不敢多蹓躂,怏怏的就走了。
內地新發財有的是錢,狂掃名牌手袋皮包裝飾自己實在不奇怪,怕的是他們的胃納越撐越大,連紅酒酒莊也成為掃貨對象,掃進酒莊的新發財還聲言可透過名人如章子怡等促銷,打造高檔形象,把只屬bourgeois級(不入頭五級的酒)賣二、三級酒的價錢。
對紅酒認識不多,很多傳奇紅酒如Lafite、Petrus都未喝過,但至少知道紅酒早已建立起一套有公信力的評價、品嚐體系,酒的地位、價值不能隨便提高,更不能靠名人效應、特別行銷手法升呢!
打響名堂的唯一辦法是從天地人三條支柱入手,特別是在土地terroir與人(釀酒師)上落功夫,例如改善灌溉,請有創造力及細心的師傅,把terroir的潛力盡量發揮,年復一年生產有水準的酒。只有這樣,評價、地位才會提升。
可惜,新發財想的是盡快賺同胞的錢,把精力都放在做騷上,放在提高定價上,酒質如何倒不怎麼放在心上。若再多幾家酒莊落入內地新發財手上,恐怕法國紅酒除了花香、黑醋栗、朱古力、肉桂等傳統香味外,還會帶點銅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