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況不濟,無論藍籌、國企、基金股,抑或莊家股,通通要洗白白,現時最好的投資是靠邊站,唔賭當贏。今周繼續唱衰不唱好,今日主角是早前被瑞銀炮轟的利豐(494),撇除入賬等問題,從投資角度出發,利豐估值實在太貴,股價年內有機會見單位數,有貨趁早沽,無貨唔好撈。
昨日利豐收報16.80元,挫3.5%,但前晚利豐主要客戶之一Talbots業績大倒退,股價一晚暴瀉40%。Talbots是美國專營女士服裝、鞋履及配飾零售企業,利豐09年與其達成協議,成為該品牌全球獨家服裝採購代理。由利豐年報資料,Talbots外部採購代理總額約8.2億美元,金額相當於去年利豐總收入5%。
再難靠收購維持高增長
Talbots成績差只是冰山一角,聯儲局主席伯南克日前表示,今年經濟意外疲弱,勞動市場失去動力,該地零售業復蘇步伐遠遜預期。美國是利豐的主要市場,當地零售業不爭氣,利豐亦無運行。利豐管理層已明言,外圍環境存在諸多不明朗因素,實現新的3年目標有難度,過去單靠收購維持高增長已經不可能,要同步配合內部增長。惟面對成本上升,又不能加價轉嫁成本,零售商唯一節流方法就是要省去中間人角色。
澳洲零售商Myer結束向利豐外判採購合約,改由直接接觸供應商。電子商貿網站GlobalSources更鼓勵零售商與內地廠家直接聯絡,搶走利豐Sears同JCPenney兩個大客。利豐作為中間人的採購角色,已逐漸失去競爭力。
利豐往績PE達30倍,彭博綜合券商預測,今明兩年預測PE仍達24倍及19倍,除富士康(2038)外,較思捷(330)及裕元(551)有逾倍溢價。PE20倍,坊間會視為高增長股,不過,從上述所見,利豐難以扭轉乾坤。
大行唱好唱衰司空見慣,但瑞銀上月底一份報告,竟然令向來冷待大行的利豐異常緊張,動員分析員解畫之餘,更是首間藍籌發表通告反駁。是被人揭開底牌,原形盡露,抑或被寃枉,要開腔大平反,睇近期股東用腳投票已知結果。順帶一提,利豐近日空軍停不了,昨日沽空接近1億元,沽空比率30%。
王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