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獎」評審主席楊振寧稱結束一黨專政不利科研

「邵逸夫獎」評審主席楊振寧稱
結束一黨專政不利科研

【本報訊】有東方諾貝爾獎之稱的「邵逸夫獎」第八屆得獎名單昨日公佈,七名獲獎學者均來自民主的美國和歐洲國家,連續兩屆未有華人或中國學者得獎。邵逸夫獎評審會主席楊振寧不認同民主是科學發展的元素,又指若中國共產黨結束一黨專政,將會出現十年整頓期,拖慢中國科學發展。
邵逸夫獎設天文學、生命科學與醫學、以及數學科學三個獎項,每項獎金為100萬美元(780萬港元)。今年各範疇有數十至百多人獲提名,最終有七名學者得獎,當中四人來自美國,另三人則於意大利、法國及瑞士從事科研。
對上一次華人學者得獎是09年,過去共有五名華人得獎,包括數學家陳省身教授,以及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院士吳文俊。

楊振寧認為民主與科學的關係很少。黃賢創攝

民主與科學關係甚少

楊振寧是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之一,他昨指出,中國科研在「新中國」成立後才發展起來,落後西方不足為奇,這是少有中國學者得獎的原因,但他有信心中國科研可在未來10至20年追上西方。
邵逸夫獎得獎者絕大部份來自民主國家,楊振寧認為,民主與科學的關係很少,他說:「民主的話,可能被發現的人才會比較多……但(前)蘇聯很不民主,很多科學很進步。」
楊振寧又指出,中國現時政局改變不利科研發展,「如果現在說不管用甚麼方法不再一黨專政,對科學研究(進度)要慢一些,不是快一些……因為整個社會需要一個安穩發展的方向,才可以有科學制度的發展,要從一黨專政變成另一個制度,我想至少要十年才能整頓起來。」

今年邵逸夫獎得獎人

範疇:天文學
得獎人:意大利EnricoCosta、美國GeraldJFishman
獲獎原因:證明宇宙最大能量的爆發「伽瑪射線暴」來自宇宙學距離

範疇:生命科學與醫學
得獎人:法國JulesAHoffmann、美國RuslanMMedzhitov、美國BruceABeutler
獲獎原因:發現先天性免疫系統的分子機制,解開抵抗病原體的首道防線之謎

範疇:數學科學
得獎人:瑞士DemetriosChristodoulou、美國RichardSHamilton
獲獎原因:表彰在洛倫茲幾何與黎曼幾何中的非線性偏微分方程方面的高度創新工作,及對廣義相對論和拓撲學的應用

資料來源:邵逸夫獎評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