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宅男女:由黑到彩 品味進化論

家宅男女:由黑到彩 品味進化論

品味是怎樣練成的?這問題由虞茱迪回答好了。三十年來她捧紅過不少時裝品牌,近年轉戰家品,由型英帥靚的天橋走入七彩蝦條的廚房,是進化:「扮cool又唔夠cool的,才會全身黑黑黑。」

記者:蔡慧敏
攝影:楊錦文

扮型至着黑

「做嘢可以train,但品味是inborn的。」壞品味也許是絕症,無得醫。但虞茱迪的品味卻影響過一整代人。成長於九十年代的,總有一個鑲了水喉鐵通的MandarinaDuck、地圖袋或者LeSportsac。後者現時仍然由虞茱迪代理,當年的書包少女今日仍然繼續幫襯,當奶粉袋使用。她另一個身份,是詩韻(TheSwank)的老闆娘,與前夫康健熺出入ball場多年,少不了闊太的姿態。回顧由她一手捧紅過的品牌,或是高貴、或是潮物,總有一點「戰鬥格」。但近年引入的Perigot熊仔環保袋、JosephJoseph廚具和Pylones等,卻是cutie加玩味。由黑白變彩色,不過是一種進化:「人生有不同階段嘛。我也試過有兩年只穿黑白,連買狐毛披肩都揀灰黑。」當時她三十多歲,日夜在歐洲的時裝展中穿梭。Buyer們全部由內黑到外,原因是沒時間襯衫、全黑不會出錯。「要扮cool嘛!尤其是whenyou'renotreallycool。」

■中學時在聖保祿就讀。很乖的四眼妹、冬菇頭(右)。

■JosephJoseph/Elevate廚具套裝連旋轉座$690(b)

■Pylones的出品總是令人很開心,Cup'in保溫杯$328(a)

■同樣是Pylones出品的小魚stool,是虞茱迪的至愛,因為同姓三分親。

■今年2月在法蘭克福家具展上,重遇了多年前她用來裝自製杏仁茶的玻璃樽,打算在6月引入香港。樽$88、水杯$138、酒杯$78

份糧唔夠shopping

由時裝轉戰家品,契機是04年在利園開設的「虞家媽媽」。「當時的tableware都是我自己一手一腳去揀。剛好那時門口有個賣三文治的位置多了出來,便索性找些家品來填充吧。朋友來幫襯,看見那些杯碟覺得很喜歡,便半打、半打的買走。」餐廳在三年後便因為加租而結業,但虞茱迪對家品的喜好卻從此公諸同好。現時賣的大都是自己使用多年、或在旅途上偶爾發現,再一手一腳「追」回來的品牌。她說「品味是天生」:「就算有人影響你,都要自己肯吸收吧。」出生於上海的大家庭,父親經營出入口生意,家中脫不了舊上海的華麗:「家中沙發是紅色絲絨的。後來我有機會自己買梳化,便揀了白色。」至今她家中的梳化仍是米白色,襯上她至愛的原木餐枱,多年不變。只是近年多了色彩繽紛的小物,就像她襟上的小蜻蜓一樣。不變的還有「貴買平用」的原則。「我自細就好鍾意買貴嘢!第一份工月薪$300,卻買了一對$680的皮鞋,好靚o架,半踭,有少少似男裝的……」以為她是賺錢買花戴,那雙鞋卻一直穿了好多年。年少時好動心散,會考不合格便進入社會大學,在媽媽的介紹下到英國人開設的畫廊工作,開始其零售生涯。「我好在不用畀家用屋企。那時在OceanTerminal返工,時常走去逛瑞興。」她自詡不曾受過誰的薰陶,少年口味卻在windowshopping中累積起來。

入廚為減壓

面對滿山滿谷的廚具,虞茱迪每一件都愛不釋手,不斷介紹自己的心頭好:「CRISTEL的煲雖然賣得貴,但用上五年便值回票價……」對廚具的喜好,源自小時候的「包拗頸」:「小時候是不准入廚房的。怕危險,又怕你搗亂。我心諗,等我大個便走入去。」結果是婚後仍是甚麼都不會煮。「其實爸媽都是很會煮,後來他生意失敗,沒有家廚,他重新掌廚,我又回去跟他學。」派對動物一到周末便在家宴客,「那時也沒有工人,豆腐膶的屋逼了十幾人。」煮九大簋,不累嗎?「可以叫朋友們一齊煮嘛。而且煮餸時全神貫注,可以destress。」她說煮食需要動力,「像我媽媽,早已不肯下廚了。但我一回去,她就會煮。」結果招來弟弟不滿,「說她整足一日,淨係煮給我食。」

■CRISTEL的「MilkPot」,耳仔和手柄都可以拆下。煲$1,080、煲蓋$230、煲耳每隻$200、煲柄$280(b)

ShopList
a.Pylones(34269542) 
b.Great(29189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