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發展次序 覓新電源非優先潤電:首重保煤炭供應

調整發展次序 覓新電源非優先
潤電:首重保煤炭供應

【本報訊】鑑於煤電聯動遲遲未能落實,為打破「市場煤、計劃電」困局,華潤電力(836)將調整發展優先次序,計劃將保證煤炭供應列為首要項目,建立煤炭供應系統及加強煤炭物流設施,同時發展風電及垃圾發電等新能源,擺脫煤電單一發電結構。
記者:陳韻妍

身兼華潤集團董事長的華潤電力主席宋林昨表示,潤電將謹慎看待每個已拿下的電源點,由過往主力尋找新電源點及發電場,轉為將資源投放在煤炭採購供應、運輸及貯藏方面,建設煤炭供應系統,設立洗煤場,並加強煤炭物流設施,提高鐵路、海運及陸路運力。

風電水電具規模效益

其中包括與中海發展(1138)合作造船,並興建碼頭,在廣東建立煤炭中轉倉儲及中轉碼頭,以保障煤炭供應穩定。
為開拓收入來源及配合低碳減排政策,近年火電企業積極拓展新能源,潤電亦擁有風電、水電及核電項目。宋林認為,近年風電成本急降,令發電成本與煤電相若,加上風電上網電價及政府支持機制亦較完善,故風電是發展最成熟的新能源,目前風電及水電都具規模效益,公司短期亦會尋找垃圾發電試點。
核電方面,宋林稱,公司在核電方面仍在嘗試階段,將透過參股的核電項目邊學邊做,但不會大規模進入核電市場,中國亦應提升核電技術及安全裝置。

加電價添5億收入

中央早前為解決電荒,將15個城市上網電價上調約2.7%,財務總監王小彬指,加強檢查煤炭合同兌現率及上調電價,可紓緩電企成本上升壓力,估計是次上調會帶來5億元(人民幣.下同)收入,惟與潤電去年485.8億元收入相比實屬微不足道。用電高峯將至,她稱,不排除數個月內中央會再上調電價,火電廠虧損龐大及電荒嚴重地區料率先加價。
潤電上月售電量按年升39.7%至985萬兆瓦時,令首5個月累計售電量增至3643萬兆瓦時。至於煤炭業務,首5個月煤炭產量642.8萬噸,按年增2.6倍;上月產煤148.5萬噸,王小彬指,今年產煤目標1900萬噸,當中山西省佔150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