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知名藥廠葛蘭素史克(GSK)生產的抗生素「安滅菌」疑被塑化劑污染。台灣有傳媒發現,該藥的塑化劑含量介乎百萬分之14.8至18.1;「安滅菌」於本港公立醫院和私家診所廣泛應用,衞生署稱會取產品樣本化驗,但未有呼籲停用。專家認為是次驗出的塑化劑含量偏高,醫學界應暫停使用,直至港府確定藥物安全。記者:陳凱迎、白琳
台灣有傳媒接獲市民投訴後,於當地藥房購買,以及取自診所的「安滅菌」(Augmentin)送往一家科技中心化驗,結果購自藥房的樣本被驗出塑化劑「鄰苯二甲酸二葵酯(DIDP)含量為百萬分之14.8,取自診所的樣本DIDP含量更達百萬分之18.1。
藥廠:於英國生產
GSK台灣分公司稱,安滅菌於英國生產,由原料、配方、生產過程到包裝都不含塑化劑,調味用的果汁材料也由歐盟國家提供,藥廠會再化驗該藥,台灣當局也會主動抽查,料一至兩天後有結果。本港GSK表示會與總公司跟進。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副會長崔俊明指,該藥於本港廣泛應用,如用於治療腸胃、中耳和尿道發炎。藥物本身呈藥粉狀,須自行調製成藥水,可分每5毫升含156毫克,和每5毫升含457毫克兩款劑量,前者產自法國,後者與台灣的一樣產自英國,公立醫院主要入口英國的457毫克劑量,屬一線藥物,主要是小孩和有吞嚥困難的成人使用。
學者:應暫停使用
本港醫院管理局會與衞生署及藥廠跟進事件。衞生署則稱,根據GSK資料,該藥原材料來自歐洲國家,署方正與台灣當局跟進情況,並會取產品樣本進行化驗。
城市大學生化系副教授林漢華認為,台灣是次驗出的DIDP含量算高,反映藥物或是原材料受污染,而非生產過程用到塑膠產品而出事,醫學界應暫停使用,直至港府證實安全。他指,DIDP的毒性雖不及DEHP強,但實驗用到的高劑量在老鼠身上證明,可損害肝和腎,或令卵巢收縮及精子減少。
就塑化劑事件,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昨表示,食物安全中心會密切留意台灣的消息,並接觸本港入口商,強調無需要全面禁止台灣食品進口;當局除恒常監測食物中的DEHP外,也會對兩種塑化劑DINP和DBP進行風險分析,並視乎結果,決定是否要對其他塑化劑進行重點化驗,或調整現行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