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贏取法網冠軍後,中國羽球總教頭李永波發表了一番極具「獨立思考」的見解,「李娜畢竟還不是奧運冠軍,大滿貫只是一項比賽而已,也不算世界錦標賽。雖然網球是一項在歐美高度職業化的傳統項目,李娜取得了突破,但她還需要進一步努力,去在奧運會的舞台上實現自己的價值。」這番極度無知的言論見報後,李雖已急急澄清他的出發點是為了給李娜熱降溫,不欲媒體捧殺李娜。但語氣中那股醋味,卻不易掩蔽。
有分析認為,這番言論其實反映了李永波的憂慮,他擔心李娜效應將帶動網球運動在中國的強勢崛起,從而威脅羽毛球和乒乓球這兩大盛產金牌的運動項目在體壇的地位。
唉,甚麼東西一旦被政治纏上了,就全變了味。
運動本來是多麼單純的事情!某個運動員在某個運動項目中展現出多麼卓越的才技也只是推動這項運動本身的發展而已。我真是想不明白,運動比賽的金牌數目跟國家強盛與否、文明與否究竟有甚麼關係?
當運動不再是運動,而變成一種手段,用來證明這個那個的時候,不難想像,本來可以平均分配給國民使用的運動資源會集中用來培養頂尖運動員,換取金牌。事實上,如果一個國家國民整體的運動機會可以提高的話,有沒有金牌又有甚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