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醫學專家分享災後重建

日醫學專家分享災後重建

【本報訊】日本九級大地震發生至今近三個月,當地最大的醫療組織「日本病院會(JHA)」,其會長昨來港出席醫管局研討大會時表示,海嘯損毀不少位於災區的醫院,連醫療儀器被浸壞,三成醫護撤走;病院會災後將各醫院可承受地震和海嘯強度等資料,加入當地地理資訊系統,讓中央統籌掌握各院情況,方便調配資源。

地理系統屬全球首創

JHA會長堺常雄醫生(圖)指,311九級大地震和海嘯後,30隊災難醫療輔助隊被派到災區。首要將生還者運離災區,因當地有不少醫院已被海嘯損毀;多間醫院人去樓空,三成於災區工作的醫護人員撤走。
他說,當時醫院間的溝通癱瘓,醫院即使有人接聽電話,對方也無暇交代院內情況。為防再有同類情況,負責中央統籌各院資訊的JHA,將各院可承受地震和海嘯強度等資料,加入配合網上地圖和衞星使用的地理資訊系統,以便了解各院的損毀情況,該系統屬全球首創。
福島核輻射危機是重建工作中一個難題。堺常雄估計,災區需5至10年才可回復原貌,但強調災區的輻射未如外界所指般嚴重,「要恢復大家對日本的信心更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