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多夫案滙控首賠4.9億暫與一基金和解 索償料陸續有來

馬多夫案滙控首賠4.9億
暫與一基金和解 索償料陸續有來

【本報訊】滙控(005)因馬多夫世紀騙案,被投資者集體訴訟事宜有新進展。滙控昨宣佈,願意就該案向原訴人賠償6250萬美元(約4.88億元)作為和解,但滙控強調,該筆賠償並不代表集團承認在事件中有任何錯誤。
記者:董曉沂

滙控發言人透過電郵表示,是次賠償僅局限於與Thema基金之間的和解,暗示未來和解賠償可能陸續有來,金額則屬未知之數。
今次是馬多夫判刑後,首家金融機構與涉案受害人進行和解,可能成為日後其他機構賠償的先例。西班牙國際銀行(Santander)09年初同意支付13.8億歐元,與受馬多夫騙案影響的客戶達成和解,換取對方不作起訴。

滙控:非承認錯誤

牽連甚廣的馬多夫編案,連累滙控及不同分支在美國、愛爾蘭及盧森堡等地都遭到起訴。滙控今次的和解賠償,是回應在美國紐約一項集體訴訟,原訴人是Thema基金的投資者。據滙控公告顯示,Thema於08年11月底,在馬多夫證券的淨資產約值11億美元(約85.8億港元),滙控當時為其託管人,並提供行政和其他服務。滙控指出,Thema在馬多夫證券提取後,資產只餘下3.12億美元(24.34億港元),意味投資者約損失7.88億美元(61.46億港元)。
滙控同時強調,今次和解賠償,並不代表集團承認涉及詐騙或有過失;滙控亦將為集團及旗下子公司,就馬多夫騙案其他起訴繼續強烈辯護。
滙控指出,據馬多夫證券提供資料,截至08年11月底,經過滙控處理的涉案基金資產淨值高達84億美元,但當中包括馬多夫虛構的盈利;滙控估計,馬多夫證券提取後,資金餘下43億美元。據滙控上月向法院提交文件指出,滙控本身在騙局中也有投資,損失約10億美元。

料對集團影響微

據滙控2010年年報披露,各地原告人包括基金、投資者以及馬多夫證券信託管理人,去年底就滙控涉嫌協助馬多夫騙案,向滙控及其旗下公司,在美國破產法庭及英國高等法院提出訴訟。
馬多夫證券清盤託管人IrvingPicard去年底曾指出,滙控先後兩次聘請畢馬威會計師行查核馬多夫賬目,但兩度漠視畢馬威發出的警告。Picard又稱,滙控不理警告,令更多投資者入局;若滙控有理會警告,騙局可能提早爆破,減少受害人損失。Picard去年底入稟美國法院,指控滙控及歐洲兩間銀行漠視會計師警告,將客戶金錢交給馬多夫投資,決定向有關銀行索償90億美元(702億港元)。
訊匯證券行政總裁沈振盈指有關賠償額相對滙控盈利只屬小數,對財務影響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