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搶潮不斷 益了商家

盲搶潮不斷 益了商家

「上次搶鹽、搶洗髮水、洗衣粉,這次搶樽裝水,下次會搶甚麼!?」杭州市全民大搶水,已是今年第三次大規模搶購潮。內地網民批評民眾盲目搶購不但不理性,更是「益」了商家。

搶鹽搶肥皂牙膏

在今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引發海嘯、核輻射洩漏事故後,同月17日內地傳出輻射污染海水,食鹽價格將會急升,以及食鹽內含有碘,食後可抵抗輻射的消息,引發內地、香港、澳門大規模搶鹽。一包平時賣1.3元(人民幣.下同)的食鹽,當日價格急升至30元,有市民用兩萬多元搶購數噸鹽,更有內地人湧到香港,將鹽運回大陸轉售圖利,發災難財。搶鹽成為國際笑話。但有關謠言迅速破滅後,上海、廣東隨即出現退鹽潮。
一星期後的3月26日,內地再次傳出多間日用家化企業將會加價5至15%,引發各地的民眾再次湧到超市,搶購洗衣粉、肥皂、洗髮水、牙膏、洗潔精等,超市的存貨幾近被搶購一空。事件引發當局關切,其中聯合利華被當局指「揑造、散佈漲價訊息,擾亂市場價格秩序」,被罰款200萬元。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