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一年了,對哥的牽掛並未因時間而減退。
回想趕到醫院時,哥躺在普通科病床上,口裏插着一條很粗的喉管,兩眼半合,但有體溫,那情景嚇壞人了。醫生向我們講解情況,說哥腦幹嚴重中風,救不了。不能接受,眼前的哥仍有心跳及血壓,當我們向他作出承諾,他仍會流淚。
醫護人員找到哥的器官捐贈卡,希望我們可遵從他的遺願。我們最初的反應是「我們已經很傷心,稍後再談。」因為傷痛已蓋過理智。
與時間競賽
當大家情緒稍為平復,器官移植聯絡主任再向我們解釋,捐贈器官需在一定時間內完成,而等待移植的人都是情況危殆。原來,施予者與等待接受者都要為時間而作出競賽。我們商量過後,答應捐出哥身上所有器官,包括皮膚和骨骼。
這時哥的血壓突然下降,醫生說這樣可能沒有足夠時間取出器官,不能作出捐贈。我們真的希望可以完成他的遺願,在哥的耳邊為他打氣,鼓勵他堅持下去。最終哥的血壓回升,腎臟捐給兩名患有末期腎衰竭病人。我想是哥的大愛,令我們很快地為他申請到龕位。
很多人會以為捐贈器官後會影響遺容,事實上當我再見到哥時,他是那樣安詳地睡着,面容絲毫無損。我希望大眾能消除這些誤解,支持器官捐贈,讓生命得以延續。
支持器官捐贈,請登入 http://www.organdonation.gov.hk進行網上登記。
撰文︰器官捐贈者家屬曾桂儀
逢周二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