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塊尋寶:估值高 中國建築宜忍手 - 王昇

板塊尋寶:估值高 中國建築宜忍手 - 王昇

保障房概念股今年一度成為熱炒板塊,近月走勢轉弱,基金掟貨態度堅決,何解受萬千寵愛的國策受惠股亦難逃沽貨命運,背後其實離不開「缺水」關鍵。作為保障房最受惠股份,中國建築(3311)去年飆升超過一倍,今年似後勁不繼,預期在內地收水宏觀環境限制下,今年難以保持高速增長,現價近20倍PE估值太高,跌回6元始具投資價值。
中央今年口口聲聲訂下千萬套保障房建設任務,滿以為在中央開綠燈、地方政府跟隨指令下,可順利達標。不過,作為官方喉舌的新華社,其記者從各地調查所得資料,保障房進度非常緩慢,部份城市開工率不足三成。開工率低,最終結果是拖長施工日期,中央今年目標大有可能泡湯,而相關協助企業亦未能趕及入賬,直接拖累業績表現。按規定,建設1000萬套保障房,涉及資金高達1.3萬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央財政承擔1000億元人民幣,換言之,地方政府要承擔餘下1.2萬億元人民幣資金籌募任務。

保障房邊際利潤低

1.2萬億元人民幣,在水源充足的日子自然不成問題,可惜碰上中央將壓通脹放在首要任務,不得不收緊貨幣政策,嚴限內地銀行新增貸款規模,地方政府難以向內銀全數融資,唯一方法是賣地增加收入。不過,卻又遇上中央打壓樓市,在各省市限制外省人買樓之餘,亦收緊按揭成數,內房資金鏈出現困難,何來有錢可投資,直接影響地方收入。
保障房另一缺點是邊際利潤低,以中國建築為例,毛利率約一成已屬全行最高,今年通脹高居難下,水泥等原材料價飆升,恐直接拉低其利潤。
彭博綜合券商預測,中國建築今年預測PE19倍,較信義玻璃(868)、中國建材(3323)等保障房概念股,高出接近一倍。如比較預測股東回報率,中國建築不足20%包尾,值博率未算吸引。
早前中國建築供股集資,始令負債比率降至四成以下,考慮到保障房工程拖慢,影響資金回籠速度,短期宜沽不宜買,有貨在手可先行止賺,待股價跌至6元始吸納。
王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