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本周將有多家央行議息,除英倫銀行及歐洲央行於本周四議息外,亞洲地區亦有四家央行議息,包括澳洲、新西蘭、印尼及南韓。由於最近經濟數據顯示,環球經濟增長有放緩迹象,作為金融海嘯後帶領全球進入復蘇的亞洲,央行要在壓通脹及維持經濟增長之間作決定,緊縮貨幣政策抑或暫緩加息的拉鋸戰,將成為市場密切關注的重點。
澳洲儲備銀行昨已率先宣佈維持利率於4.75厘不變,儘管結果一如市場所料,但聲明顯示央行對經濟前景沒有以前般樂觀,令澳元兌美元曾跌0.38%至1.0672。澳洲儲備銀行行長史蒂文斯在會後聲明指出,議息決定反映原材料價格回軟及失業率沒有大變動,估計年初水災所引發的通脹,不會超過央行訂下2%至3%的目標通脹。
澳洲息率不變 澳元軟
RBCCapitalMarkets經濟師MichaelTurner表示,澳洲勞工市場增長放慢,加上企業投資意欲下降,聲明對未來息口走勢未如之前進取,更預計央行下月亦難以加息。澳洲於今年首季發生嚴重水災,令商品出口大幅下降,雖然令首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季收縮1.2%。首季表現乃20年以來最差。
對於亞洲央行加息與否,專家眾說紛紜。瑞信經濟師RichardPrior-Wandesforde認為,由於通脹依然高企,加上息口遠低於正常水平,亞洲央行會繼續收緊貨幣政策,以免熱錢亂竄。他續指,中國人民銀行、南韓、印度及印尼央行,加息步伐將會超越投資者預期。
券商轉軚估南韓難加息
以本周五議息的南韓為例,基於食品及能源價格攀升,已推高物價,有很多經濟師都預期央行需要加息壓通脹。不過,南韓政府一直以經濟增長為大前提,這種思維最終或影響央行的決策。早前預測南韓央行會於周五加息的野村證券已轉軚,摩根大通駐南韓經濟師JiwonLim亦認為近日經濟數據走弱,令加息機會降低。
近期以油價為首的商品價格大幅回落,緩和亞洲政府對國內經濟過熱的憂慮,所以不少經濟師都預期,通脹即將到頂,為央行提供加息條件。滙控亞洲經濟研究部主管之一的FredericNeumannq認為,由於區內息口太低,經濟數據疲弱不足以令央行停止加息,而亞洲央行的舉動將透露他們對區內經濟前景看法的蛛絲馬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