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力牆:擴建機場 對屯門居民有利 - 林本利

林氏力牆:擴建機場 對屯門居民有利 - 林本利

機管局公佈《香港國際機場2030規劃大綱》,擴建方案包括未來十多年投資1,300多億元,興建第三條跑道,預計可以為香港帶來超過9,000億元的經濟收益。
九七回歸後,香港的經濟發展可謂乏善足陳,各方面的競爭優勢逐漸消失。過去20年,政府再沒有批出興建貨櫃碼頭的土地,任由大財團在深港兩地操控貨櫃碼頭處理費,令香港失去貨櫃吞吐量的領先地位,大量工人因此而失業或者開工不足。
反而九七回歸前,港英政府在八九年六四後,毅然宣佈千億元的玫瑰園計劃,在赤鱲角興建新機場和其他相關基建設施,為香港過去十多年的發展奠定鞏固的基礎。興建新機場,不但沒有花光儲備,反而透過填海和賣地,令政府收入大增,為特區政府留下數千億元的儲備。
過去十年,赤鱲角新機場的客運量由每年3,000多萬人次上升至現時超過5,000萬人次;貨運量更由每年200多萬公噸幾乎倍增至超過400萬公噸。若增長趨勢持續,未來十年機場肯定達到飽和,有需要興建第三條跑道,以保持香港作為國際及區域航空樞紐的地位。
不錯,擴建機場需要大幅度填海,增加空氣污染和噪音,令鄰近居民(特別是屯門區)承擔一定的社會成本。市民除了期望有關方面做好環境評估工作,盡量減少對環境生態的破壞外,亦希望環保團體積極和有關方面溝通,避免再出現透過司法覆核延誤工程的情況。
政府正計劃興建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日後工程完成,除了方便屯門區居民到機場工作外,還可以促進區內物流和旅遊業的發展。因此,擴建新機場對屯門區居民亦帶來不少好處。

作者曾任教理大,現為教育中心校監
網誌: http://lampunlee.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