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錳打造多金屬產業園50億拓貴州礦 盼收入倍增

大錳打造多金屬產業園
50億拓貴州礦 盼收入倍增

【本報訊】內地今年面對嚴重電荒,多個省分實施限電,剛斥約1.8億元(人民幣.下同)購入貴州長溝錳礦64%股權的中信大錳(1091),副董事長李維健表示,貴州項目是公司未來增長亮點,計劃將此打造成多金屬材料產業園,並加入1至2家煤礦,實施煤電一體化,以電力優勢鞏固資源實力,目標令公司收入在3至4年內「翻一番」。
記者:陳韻妍

李維健指,長溝錳礦為全國第二大錳礦,已探明資源量2030萬噸,平均品位20.2%,計劃未來3至4年投入逾50億元發展貴州項目,並與貴州政府合作,以長溝錳礦作為資源平台,整合周邊資源,如鈉、硅石等,將項目由單純錳礦,變成多金屬材料產業園,以增加收益,冀「十二.五」公司總收入逾200億元。

洽商廣西下游項目

金屬加工屬高耗電量行業,李維健稱,為保障電力供應穩定,中信大錳年底會在貴州興建自家電廠,預計每年發電量40萬千瓦時,令公司擁有每度電0.2元的電力優勢,估計18個月內建成,同時實施煤電一體化,料年產煤200萬噸。
除貴州外,他又透露,公司正洽談一個廣西下游項目,倘成事,可令電解金屬錳產能提高1萬至2萬噸,相信短期內會有公佈,盼中信大錳未來在廣西及貴州兩地發展並駕齊驅。
海外項目方面,非洲加蓬Bembele錳礦已於3月投產,今年計劃產量為35萬噸,預計首批錳礦石可於本月運往中國。李維健稱,物流成本為當地主要成本,現時鐵路運費為每噸150元,公司未來將加大錳礦周邊勘探力度,並已委派中國中冶(1618)前往加蓬勘探,希望項目最終產能可提升至200萬噸。
他指,Bembele錳礦持有的錳及鐵平均品位高達56%,故計劃在中國選址興建選礦加工廠,將錳及鐵分離,初步會在北海等碼頭附近物色心水地皮,亦不排除透過併購現有設備以加快建廠進度,預計投資額約10億元,料未來加蓬項目佔總收入約10%。
儘管中信大錳現時有多個項目在手,惟李維健強調,公司擁有超過80億元銀行授信額度,加上去年上市集資約20億元,目前可動用資金約100億元,故資金相當充裕,即使未來需要集資,亦傾向以發債形式籌措。

李維健表示,貴州項目是中信大錳未來增長亮點。

倘需集資傾向發債

為配合節能環保政策,公司設有雨水收集系統,亦設置污水處理站,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水全部收集處理,以供廠房循環使用,令每噸電解二氧化錳耗水量僅2.5噸,遠低於業界的15噸。
現時中信大錳電解二氧化錳廠房所使用的蒸氣,均來自硫磺製酸廢熱蒸氣供應,避免使用高耗能高污染的鍋爐設備生產蒸氣,不僅每年可減少標準煤消耗1.5萬噸,以減低煤炭成本,亦可令二氧化碳及煙塵排放量每年減少500噸及300噸,可謂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