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胎兒心臟內左右心房之間的卵圓孔,出生後理應閉合,但部份人卵圓孔未完全閉合,每當用力排便或大力咳嗽時,心房壓力突變,導致卵圓孔打開,令右心房內部份血液反常地經卵圓孔流向左心房,再流上腦部。一旦血液帶有血塊,便會引致中風。心臟科醫生指卵圓孔未閉者病徵不明顯,有此問題的職業潛水員、機師及孕婦等人士,中風風險特別高。
記者:張文傑
胎兒在母體內肺部未能換氣,血液循環必須經卵圓孔,但甫出生,肺部開始運作,左右心房之間的一塊組織會完全蓋着卵圓孔,防止右心房的血液流向左心房,血液循環便會正常地從右心房經右心室先流入肺部,此時血液內即使有小血塊,肺部也能溶化,之後血液由肺回流心臟內左心房,再經左心室流上腦部及各器官。
心臟科專科醫生梁永雄表示,研究發現,較年輕、無血管疾病及不良生活習慣者,在不明原因下中風,其中40%屬卵圓孔未閉個案。此類病人不會有明顯病徵。
但當搬重物、咳嗽及用力排便時,會令心房壓力逆轉,此時卵圓孔打開,如右心房近卵圓孔地方有小血塊,血塊會一併由右心房直接流入左心房,一旦上腦堵塞血管,即時引起缺血性中風。
心房壓力逆轉易出事
41歲袁先生不煙不酒,無血管疾病,本年初肚瀉,多次排便後再用力「谷便」時,出現暈眩及步履不穩,證實左小腦輕微中風,多番檢查找不出原因。
接受食道超聲波後才發現其卵圓孔未閉,平時直徑有四毫米,完全開啟時可達十毫米。他其後接受微創手術以封堵器堵塞卵圓孔,現已不再受此病困擾。
梁相信袁因肚瀉令血液變濃稠,加上用力「谷便」令心房壓力逆轉而出事。他指卵圓孔三毫米以上需考慮做手術。
如袁先生般中風原因不明人士、心房壓力因工作而經常變化的職業潛水員,以及血塊易凝結的孕婦等,應考慮接受食道超聲波查明卵圓孔有否完全閉合,以策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