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紅褲肥胖婦 墮氣墊彈落地救生氣墊 救不了她

粉紅褲肥胖婦 墮氣墊彈落地
救生氣墊 救不了她

【本報訊】一名患有抑鬱症婦人,昨午在青衣長青邨住所留下遺書,在大廈18樓走廊攀上圍欄危坐,消防員到場張開救生氣墊戒備,準備上樓勸說,婦人突然躍下,直插落剛充好氣的氣墊邊緣,再反彈地上,重創昏迷,10多名救護人員見狀,立即上前施救,惟事主送院後證實不治。
記者:文兆麟 徐雲庭

墮樓女子45歲姓杜,體格肥胖,重約130磅,花名「肥婆」,她與46歲姓周丈夫住長青邨青柏樓18樓一單位,周事後接獲警方通知趕至醫院認屍時表現傷感,其後返回家中,他只向記者表示「心情悲傷」,拒絕透露妻子尋死原因。鄰居表示,與周氏夫婦只是點頭之交,對其家庭背景所知不多,只知杜婦多年前患有抑鬱症,過去已有兩次自殺紀錄,其中一次於去年企圖跳樓,與今次跳樓同一位置。

墮樓婦人送院時已無知覺,搶救後不治。文兆麟攝

遺書透露受感情困擾

事發於昨午1時49分,街坊發現身穿粉紅色褲的杜婦,攀上18樓走廊圍欄危坐,報警求救。消防及救護員接報馳至,於樓下天井位置張開氣墊,封鎖現場。當氣墊剛充氣,本報記者亦趕至,立即打開攝影機,鏡頭往上尋找目標人物時,一個黑影由高處急墮而下,不消一秒,黑影已跌至氣墊上,發出隆然巨響,在場有救援人員大叫:「跳咗落嚟,急救背囊快啲去。」10多名消防、救護員及警察即一擁而上施救。
杜婦疑頭背先觸及氣墊再反彈墮地,重創昏迷,頭部流血,救護員即場施救包紮,消防員則拉起紅布遮擋,杜婦由救護車送院,惟搶救後證實不治。警方調查後,在現場找到遺書,內容透露受感情問題困擾,又在18樓走廊發現一張木圓凳,相信是事主借力之用,其後撿走存案,初步相信事件無可疑。根據資料,杜婦09年3月27日疑因不開心服下安眠藥,被街坊發現昏迷於青柏樓寓所對開梯間,送院搶救後蘇醒。去年3月25日,她趁丈夫上班時,攀上18樓走廊圍欄企圖跳樓,消防到場張開氣墊戒備,另一隊消防則上前勸說,瞬即將她救回送院。豈料,杜婦昨午又在同一位置跳樓身亡。

警方在現場撿走一張木圓凳,相信事主是踏上木凳再攀上欄杆。

死者丈夫趕往醫院,由警員陪同認屍。徐雲庭攝

下墮時速約117公里

過往曾有多宗跳樓人士跌墮至氣墊上獲救案件。消防處職工總會副主席黃國英表示,現時消防採用的救生氣墊,是由美國廠商製造。氣墊有兩層,分為低壓上層氣墊及緊急後備下層氣墊,質料類似橡皮艇,由乙烯基加固塑料纖維製成,非常堅韌,耐磨防刮,因為不會完全充氣,可以保持柔韌,吸收衝力,能夠安全地承接一個從高至10樓(30米)墮下之人的衝擊力。氣墊充氣後體積為長6米、闊7.25米、高2.75米,連兩部風扇共重約170公斤,充氣時間約需1分鐘,機動性強,適用於本港環境。現時全港約有8個同款氣墊,置於各大消防局。
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工程師盧覺強稱,18樓約54米高,以一個130磅的人計算,下墮時速約117公里,3.3秒跌落地面,墮地產生撞擊力是1,436磅,如跌墮至氣墊邊緣,撞擊可減半,有700多磅力,再加上反彈跌墮地面衝擊力,人體應該無法承受這巨大撞擊力。

直擊婦人墮樓經過

一躍而下
三度尋死婦人由18樓飛墮。文兆麟攝

雙腿朝天
跌落救生氣墊前一刻。

壓中氣墊
婦人壓中氣墊,發出巨響,消防員衝前查看。

反彈落地
婦人從氣墊邊緣反彈地上。

即時搶救
救護人員立即施救,發現婦人已重創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