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九歲開始打網球,15歲加入國家隊,打拼10多年,李娜卻被官員斥為「眼裏只有獎金,沒有責任感」、「思想水平低,道德素質差」。但她掙脫體制枷鎖「單飛」兩年後,即一飛衝天,勇奪今屆法國網球公開賽女單冠軍。往日批評她的官員今日「流下激動淚水」,官方紛紛問候祝賀,封后後成為國家英雄,她卻沒第一時間多謝國家多謝黨。
李娜大概不會料到,她的成功,不僅給中國帶來榮耀,掀起舉國歡騰,更引爆內地對現行官僚體育體制的大爭議。中國組
「李娜贏了!」6月4日晚,當29歲的中國選手李娜在法國網球公開賽女單決賽中,以2:0擊敗衞冕的意大利女將舒雅雲妮,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捧起網球大滿貫賽事單打冠軍的亞洲女球手時,世界輿論譁然了,美聯社、法新社、《紐約時報》等世界通訊社和主要媒體紛紛報道;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更以「breakingnews」插入首頁播發。
引發輿論熱議「舉國體制」
在中國內地,李娜奪冠引發的效應,更如核爆衝擊波席捲神州,其勢或甚於80年代初中國女排奪冠,以及「中國欄王」劉翔奪得奧運金牌。數以億計電視觀眾和網民發出歡呼,慶賀李娜奪冠,譽其為「國家英雄」;正在備戰的劉翔聞訊,也止不住讚嘆李娜「不得了!不得了!」,籃球王子姚明、排球前國手郎平、跳水王子田亮等體壇名將,也紛紛祝賀李娜。
中國官方對李娜奪冠也表現興奮。中共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透過國家體育總局,向李娜「表示最熱烈的祝賀和親切的問候」,讚她「為國爭光」;國家體育總局、中華全國體育總會、中國奧委會等也發賀電,稱李奪冠「定將激勵中國其他運動員,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取得優異成績」。
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昨在報眼位置,罕見地破欄刊出李娜奪冠的新聞和圖片;新華社、中央電視台等喉舌對李娜的讚譽也堪稱空前。中國駐法國大使館昨日還為李娜舉行慶功會。
不過,舉國歡慶的同時,輿論卻熱議一個話題:李娜的成功,是否證明內地現行體育「舉國體制」(即傾國家之力培養少數尖子運動員)的失敗。有網民歷數往事,指李娜在官方體制下拼搏10多年,與官方磨擦不斷,曾公開炮轟現行體制,尤其對體制剋扣運動員的獎金大表不滿,一度放棄運動生涯,跑去讀書。
曾被斥重獎金思想水平低
網民還翻國家總局網球管理中心主任孫晉芳的舊帳。2005年孫對李的表現深感「痛心」,指她的優秀僅是技術水平上,斥李娜「思想水平低、道德素質不高和責任感、使命感差」,又指李「她眼裏只有獎金,沒有想想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網民指李娜若不是變相被放棄、後來跳出體制,「單飛」獨打,而是繼續呆在體制內,今次奪冠「很難想像」。
對孫晉芳在李娜奪冠後「流下激動的淚水」,網民指她借機「抽水」,「怎麼判若兩人了?」「她忘了六年前說的話」,但也有輿論指,正是孫頂住壓力,2008年「放飛」李娜等多位中國網壇名將,才成就李娜的今天。
李娜奪冠引爆內地對「舉國體制」批評如春雷滾滾。體育名人李承鵬直指,舉國體制已窮途末路。網民「時代光華」指李娜奪冠最大意義,在於她不是靠舉國體制培養的體育機器,而是靠自己努力贏得冠軍,贏得球迷擁戴。還有網民指,李娜奪冠告訴世人,「不靠國家蔭庇,不靠組織栽培,也可以達到體育運動的巔峰」。但也有人為舉國體制辯護,認為李娜奪冠只對個人項目有參考意義。
賽後致詞並無謝黨謝國家
網民還注意到,李娜奪冠後第一時間的致謝詞:「謝謝贊助商,謝謝組織者和球童,非常感謝自己的團隊。」不像內地多數運動員,奪冠後首要「謝謝黨,謝謝國家」。
不少體育專家認為,李娜作為體育「個體戶」,在國際大賽奪冠,勢必加速中國體育體制改革的步伐,有關當局應及早應對,製定新的參賽體制。有內地媒體估算,李娜身家現已達八億元人民幣。
李娜小檔案
出生日期:1982年2月26日
出生地:湖北武漢
身高:1.72米(5呎8吋)
體重:65公斤(143磅)
參加職業賽年份:1999年
職業賽戰績:383勝141負
職業賽獎金:600萬美元(約4,680萬港元)
大滿貫成績:
‧法網冠軍(2011)
‧澳網亞軍(2011)
‧溫網八強(2006、2010)
‧美網八強(2009)
‧奧運會第四名(2008)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